读国学经典 一家独行读书

阅读《苏菲的世界》(二十四)

2019-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大拙
阅读《苏菲的世界》(二十四)
祁克果

丹麦哲学家祁克果,生于1813年。他认为浪漫主义者的理想主义与黑格尔的“历史观”都抹煞了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所应负的责任。他提出“整个欧洲正走向破产的地步。”他认为他生活在一个完全缺乏热情和奉献的时代。

祁克果十七岁开始研究神学,但对哲学问题很感兴趣。二十七岁,以《论反讽观念》这篇论文获得硕士学位。文中批评浪漫主义的反讽以及浪漫主义者任意玩弄幻想的做法。他认为苏格拉底与浪漫主义者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位“存在主义”的思想家,即完全将他的存在放进了他的哲学思考。

祁克果创造了三个基本观念,即“存在的”和“主观真理”及“信仰”的观念。

他认为,世间唯一重要的事只有每一个人“自己的存在”。描绘人或人性的面貌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一个关于佛陀的故事可以说明祁克果的意思:因为佛教的哲学家也是以人的存在为起点的。说的是,有个和尚问佛陀他如何才能更清楚地回答“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等根本性的问题。佛陀在回答时,将他比喻为一个被毒箭射伤的人。他说,这个受伤的人不会对“这支箭是什么材料做的”、“它沾了什么样的毒”或“它是从哪个方向射来的”这些问题感兴趣。

他应该是希望有人能够把箭拔出来,并治疗他的伤口。因为,这对于他的存在是很重要的。

祁克果说真理是“主观的”。其意思是说,真正重要的真理都是属于个人的,只有这些真理“对我而言是真的”。例如,你掉到水里时,你对你是否会被淹死的理论不会感兴趣。而水里是否有鳄鱼的问题既不“有趣”,也不“无趣”,因为你已经面临生死关头了。

在与宗教有关的问题上,信仰是最重要的因素。祁克果曾写道:如果我能客观地抓住上帝,我就不会相信他了。但正因为我无法人如此,所以我必须相信他。如果我希望保守我的信心,我必须时时握住客观的不确定性,以便让我即使在七万吋深的海上,仍能保有我的信心。

中世纪的一句格言“我信,因为荒谬”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

这话说的意思是:正因为它是非理性的,所以我才相信。

人生的三个阶段

祁克果认为生命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他本人用阶段来表示。他称之为“美感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

活在美感阶段的人只是为了现在而活,因此他会抓住每个享乐的机会。这样的人完全活在感官的世界中,只要是美的、令人满足的、令人愉快的,就是好的。是自己的欲望与情绪的奴隶,他们处于“存在的状态中”,比如浪漫主义者们。

由美感阶段可以跃升到更高道德阶段,这个阶段的特色是对生命抱持认真的态度,并且始终一贯的作一些符合道德的抉择。这种态度有点像康德的责任道德观,就是人应该努力依循道德法则而生活。

对祁克果而言,选择信仰,“跳进上帝张开的双臂”,是得到救赎唯一的途径。活在“宗教阶段”就等于信奉基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