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人工智能下的就业环境:未来人才画像
今天,我们来解读人工智能下的就业竞争力,直接真实地告诉你在人工智能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下,顶尖名企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
2017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报告中显示,人工智能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影响波及最大的前五行业是高科技通信业、汽车制造业、金融行业、能源和公共事业及媒体和娱乐业;影响波及最小的行业依次是旅游业、建筑业、医疗、专业性服务业和教育。
从作者与各大学教授、企业人力专家和科技专家的20多场访谈中,透露出一个信号,不会被淘汰的岗位特质包含着四个特点:
非重复性
大量的与人沟通
个性化的定制
跨专业的融合
《胜任未来》在此背景下,对于即将踏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企业在招聘甄选人才时,究竟是在拿着怎样的衡量尺度去评判?这一问题是非常关心也是至关重要的。就像考试时,提前知道了考试范围,也就知道了该怎么去做准备。
通过调研问卷和一对一访谈的形式,作者遍访了20多家名企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探寻他们眼中的未来人才的画像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些人力资源负责人拥有十几年的行业经验,大多数人分别经历了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横跨金融、咨询、消费品、互联网、科技、教育中至少2个以上的不同行业,既代表了所在企业的人才战略思路,又作为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能够提供常人无法洞察的对于人才的视角。
一流的企业最重视的五大能力。
1.意志力
企业中更确切地是指对一份工作和事业的热情和坚持,不会因为一些挫折和外界的诱惑而轻易改变初衷。
1)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意志力的体现就是在校成绩(GPA)
大学学习重要吗?
可能很多人在上大学前都听说过“大学成绩不重要论”。小编就是这种论调的“受害者”之一。
然而,100%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认为,在校成绩代表着学生对自身的自律和坚持,而GPA3.0是他们能够接受的最低在校成绩分数线,无论来自哪一所学校。
2)别做“职场中的跳蚤”
企业最怕的一种人是“job hopper”(职场中的跳蚤),如果一份简历中出现的每一个工作职能坚持数月或者半年,并且经常换工作的人,哪怕是哈佛、耶鲁的毕业生,都会被打上质疑的标签。
2.问题解决能力
在有限的信息和限时条件下,能够找准问题,进行信息的归纳总结,提出解决方案。
通常企业会通过案例面试来测试这一能力。比如小米的面试问题,如果要把小米电视推向世界,你会选择哪些国家,为什么。
最终的答案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假设和推理分析的过程将充分体现个人的问题解决能力。
3.适应力
在企业内部能够适应企业文化、快速学习,在企业外部,能够拥有市场敏锐度,适应行业发展。
在适应力上,企业会通过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经历中的表现进行判断。
所有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均认为有质量的实习和科研等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清晰自我定位,并且锻炼学生的五大能力。
1)实习和社会实践,越早规划越好。
80%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认为学生应该在大二阶段就开始社会实践,而这一点,与父母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父母认为在学校,搞好学习是最重要的。
但是实习和社会实践,也是在学习,是积累知识的一种。
2)什么样的实习是有价值的?
实习和社会实践,越深度思考越好。80%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认为,相较于实习企业的名气,个人的成长思考是更为重要的,对于实习的反思的重要性要大于实习本身。
涉及实习的深度和广度问题,人力资源负责人认为各有千秋,但是“深”和“广”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何要选择一个方向深下去或者为何涉猎多个领域获得丰富经历,背后的目的和从经历中提炼的思考。
3)跨专业的背景预示着学术适应力
100%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一致认可了一个趋势:至少横跨两个专业是未来人才竞争力的必需条件。而两个专业的相关性越低,也就是领域跨度越大,人才越有竞争力。一方面专业跨度越大,预示着学生的学术适应力很强,思维的灵活度很高;同时,未来人才要求运营综合性的知识面,相关性低的专业重合度低,也就意味着知识的覆盖面广。
4.创新精神
有主人翁的精神,能够打破传统和方圆,做出可实施的有效创新。
这点在中国民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中体现得比较充分。它们需要的人才是拥有主人翁意识的rainmaker,而不是打工意识的dealmaker。中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都还是一代的创始人在一线直接管理,这些创始人植入企业的是主人翁意识和鼓励创新的文化,对人才的诉求是创新的能力,包含破局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架构体系的能力,更迫切需要的是宏观思维者。
— 活动用书—
《胜任未来:赢得人生的六种能力》
郭蓓 著
胜任人工智能下的就业环境:未来人才画像二十多年海内外求学和职场拼搏的鲜活经历
四十多所世界名校和名企的访谈和调研
学贯中西的哈佛商学院女神
带你寻找成长的源泉,走出误区
建构胜任未来的思维与能力
郭蓓活动信息:
时间:4月7日, 14:00-16:00
嘉宾:郭蓓
地点:重庆市渝中区邹容路121号重庆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