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作业1,你是怎样理解文学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网图侵删
我认为文学与经济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表现形式有诗歌,散文,小说等。
经济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
从百科中经济一词的演变可知:经济这个词语在古代所代表的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之一。
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经济”一次,经济一词是“经国”和“济世”,“济民”,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其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中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概念,充满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社会内涵,古代名联中一句“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这里面的经济就是经论济世的意义。
而文学又是由知识分子所创造出的产物,且实现了它的价值。文学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
《诗经》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应,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应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也创造了它在文学史上的经济价值。
网上看到过一个视频,一位大学生质疑一位大学教授上百家讲坛,大意是说他身为一位教授不好好搞教育反而出来参加节目圈钱。那位教授回答说他在大学期间,该他的课他一节都没有落过,现在呢,他已经根据国家退休的规定,光荣退休了,参加节目更无可厚非了。
大学教授参加节目就是去捞钱对不起他的工作,这是一种很错误的观念,大学教授在校教书育人是他的工作,工作就会获得经济,而他参加节目也是他的自由,我认为反而使他的学识传播的更加广泛。他的听众不只是局限于学校内,而是面向全国观众了,这不是一种更加有意义么?
在现下的网络时代中,短视频中又出现了一大批的教育工作者在短频视中传道授业,他们一开始只是单纯的授课,但是达到一定的播放量时会有一定的收益,这也是一种文学与经济密不可分的体现。
简书平台更能体现这一点,认真写文输出就会有经济收益,这不也是文学与经济密不可分的体现么?
最后借用叶兆言老师在节目中一段话:商业价值和文学价值是共存的,比如,余华是既有商业价值又有文学价值的作者,它不是两个对立的关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可以像香肠火腿一样的卖,所有好的文学的东西,都有非常好的商业价值。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