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很难吗?
接《允许幸福的能力》
图源网络
日常中什么事情会让你感到幸福?
什么样的情绪会被称之为“幸福”?
感到幸福,难吗?
肆的答案是:真的难啊!
百度百科坐镇解答:幸福是指一个人自我价值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
“希望一直保持”,这是不幸福的一个开端。
一个抑郁康复期来访者跟我说:“开心太可怕了,现在开心又怎么样,后面总会跟着不好的事情,如果现在不去为了这点事儿开心,等那个不好的事情出现的时候就没那么不好了。”
在TA的认知里,“开心”这个情绪不是对当下或刚刚发生的事情的奖励,而变成了对未来某事的惩罚。
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TA选择回避快乐,回避幸福,看起来让人无法理解的逻辑背后,TA真正回避的是“惩罚”:“不快乐”、“不开心”、“不幸福”。
当两种情绪间的落差没那么大的时候,对不好的感受的体验值就没那么明显。如果进行数值的划分,-10分是最难受的负性情绪,10分是最幸福的积极情绪,那么从最不好的到最好的之间差异是20分,在这个来访者的世界里,对自己日常的情绪分数打分为-3分,那么与-3这个数值差距越小,TA所体验到的情绪波动就越小,一旦分值差距大了,情绪上的强烈波动对TA来说反而成了件“坏事”。
“希望一直保持”错了吗?
孩子的世界才分对错。
“一直保持”的最后,是对同等刺激的感受力下降。就像我们的第一口苹果,充满了苹果的爽脆清甜,到了第三口第四口就觉得“这是苹果该有的味道”,再继续吃几口,说不定就会生出对它某个瞬间的不满。
又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时间长了,我们的感受性便会改变。
这样看起来,是否像极了一场爱情消失的见证?最初回个微信就够心头小鹿乱撞地高兴半天,到后来即使对方及时回复信息、三餐式关怀备至,依旧由于习惯了这种强度而云淡风轻地觉得“TA这样才是正常的啊”的感受,反倒如果某次因忙碌而没有维持原有的关怀水准就会被怀疑“你是不爱我了吗?”
一方委屈说“我一直这么爱你啊”,而另一方则会体验到“你越来越不爱我了。”并不一定是完全因为对方付出爱的程度降低了,另一种非常大的可能性是:我们对同一程度的爱的接收敏感度下降了。
如何保持对“幸福”的敏锐感受呢?
当我学习积极心理学时,对教授所说的一段话印象特别深刻,他说:“随着对幸福体验的次数增多,我们的幸福感基数提高了,因此当我们想要保持原有的幸福感体验值的时候,只能寻找比之前那个体验更加高强度的刺激。”(大体如此)
就像之前讲过的物质依赖的人,最常见的烟酒依赖,便是从少量、低浓度开始逐渐变得多量、高浓度。
因此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的话,保持敏锐度的方式有两个途径:
1、增加可提供幸福感的刺激广度,扩大生活范围,经常有新鲜未经历过的刺激被加入到经验中,便能从多变丰富的活动中体验到源源不断的幸福和快乐。
2、对同一项可提供幸福感的刺激进行深度挖掘~比如烹饪,从最初的番茄炒蛋到满汉全席;比如写文,从最初的自娱自乐到得到大家的认可;比如玩拼图,从三百块拼图的平面画到一千块拼图的立体拼图……
每一次的成果都在为我们的幸福感添砖加瓦。
邪恶的小肆又有了一个逆向的思考:为什么我们通常对疼痛的感受如此敏锐?
按照心理学的逻辑,同一刺激强度带给我们的感受会随着频次的增多而变得感受值下降,那么如果我们时常感受到生理或心理的疼痛,原则上这种痛感会下降,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对不适感受非常灵敏及鲜活,而对快乐和幸福的感受更容易显得“视而不见”。
浅层的解释在上一篇《允许幸福的能力》已经讲过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肆的邪恶言论”之——不幸让我们更幸福。
智慧的人类抉择通常带有“功能性”,特别是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更要讨论“功能性”,每一个行为、每一个现象的背后有什么功能,带来什么好处,当我们了解了它们,原有的行为和现象便会自动调整。
1、例如开头我说的那位抑郁来访者,当我们讨论到TA的抑郁功能是减少对痛苦的体验时,TA愣了很久,说了句:“就像众人的狂欢和一个人的孤单,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当然,TA的情况并不是这一两句便全部澄清了的,但当TA了解了这一部分,那么TA对快乐和幸福便不会太过抵制,不会否认自己拥有快乐的能力。
2、不幸让我们家庭和睦。听着很难理解,等我讲讲你就发现了其中的妙处。
从无聊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大量研究和社会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家庭总体幸福指数和家庭成员的个人幸福指数成正相关。翻译一下就是:如果你的家人都是发自真心地觉得自己生活中是幸福快乐的,那么在这个家庭中生活的成员也会激活自己拥有幸福的能力。
换言之,如果某个家人在生活中特别容易感受到困难与不适,作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其他人可以从自己身上找找办法,看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允许自己幸福,抑或我们自己也是在一边耐受不适,一边假意“我可以”的勉强着生活。如果是这样,那么那个在家庭里较为敏感的人便会成为整个家庭的一面放大镜,通过自己的苦难呈现转移大家的苦难。
举个栗子:我接待过这样一个家庭,父亲是企业高管,不仅996是常态,还经常出差,基本上是个“飞人爸爸”,一个月能见一次活着的,平时都靠视频会面,还要提前预约的那种;妈妈是个初中老师,每天早上6点多便出门去学校带早读,晚上等学生都下了晚自习才能回家,还要备课、检查作业、家访……
来接受心理辅导的自然又是那个孩子,主诉原因:自从上了四年级之后,这个家里的阳光男孩便越来越闷闷不乐,五年级开始成绩明显下滑、在班里不与人交往,家人都还没当回事,以为孩子长大了思想早熟,直到上了初一不仅成绩下降、情绪长期低落,还开始有了头疼、胃疼、失眠等躯体症状。
孩子的妈妈说:“我们这么辛苦都在撑着,就是为了能给他一个好的环境,他爸也不容易,工作忙的飞来飞去,三餐不正、睡眠不定时都是常态,我天天忙完学校的事情还要回来做饭、打扫卫生,如果不是他要回家吃饭,我都可以吃食堂的,多方便,但是为了他的营养跟上来,我怎么忙都会把他的饭菜做好……我们已经尽力让他拥有别人都有的,甚至别人没有的,别的家庭舍不得的,只要他要,我们都给满足,唯一就是希望他懂事点,让我们少操点心,有个快乐幸福的人生,我们再苦再累都值了。可是现在……”说着说着,她留下了眼泪。
孩子只是皱了皱眉头,紧抿着嘴唇不说话。
肆的分析:让自己体验不舒服,是这个孩子与家人共患难的体现,是孩子对家庭的忠诚。特别是在我们的国情传统下“孝顺”的体现。
有人说:“如果他真的孝顺,就应该天天高高兴兴、把成绩搞好、把自己照顾好,而不是给家里添乱。”
真的如此吗?试想下你最疼爱的人正在遭受痛苦与难过,你是会在TA身边感同身受地情绪低落还是在TA身旁笑哈哈地看电影哼小曲?
当父母一边承受生活的压力,一边对着孩子说“我能行,我没事。”时,不正如不想让家人担心而说出善意谎言的我们吗?同理,当眼看家人努力着、沉重着、背负着重担而对我们说“我能行,我没事”的时候,我们真的能安下心不去关心对方而潜心做我们“天真的快乐孩童”吗?
当共同生活的家人们否认着自己合理的感受时,总会有另一个人将其呈现出来,这就是家庭的力量,彼此的忠诚。
因此,如果想要让家人拥有幸福,作为家人的我们,也需要让自己幸福,解锁幸福魔咒,才是对家最好的祝福。
如果真的感到“不幸”怎么办?
1、将“不幸”表达出来;
2、回忆曾经“幸福”的点滴;
3、提出建设性提议:做什么事情可以让我感到快乐;
4、去做!
如果感到“什么事情都无法使我快乐”时怎么办?
什么事情都无法使你感到快乐,说明通过自助的方式已经难以起效,也说明你自身的助力系统已经江郎才尽,那么及时寻求外力协助,联络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将是一个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