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拆书】第二十四期写作营

068-纤雨-学好“八大问”,走向巅峰人生

2023-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纤雨

所谓“八大问”,指的是“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八个字分别代表的八类问题,来自于赵周老师《这样读书就够了》,是一种“分析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为什么要分析和整理信息?

一方面,我们身处于信息随处可见的时代,如果不对入脑的信息加以分辨,就很容易“听风是风,听雨是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丧失判断力和掌控力。

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和整理信息,你也能知道写作者的思路和观点,从而模仿他写出自己的文章。

也就是说,“八大问”不仅能用于阅读输入,还能用于写作输出。

用于阅读输入

阅读输入用的八大问,其实是在不停地问两个问题:作者在干什么?对我有什么影响?

掌握了阅读用的八大问,你就可以随手挑一篇文章对它进行分析,看看它是属于“八大问”中的哪一类?如果你都没找到,那可能是引用原文R,重述原文I和联系自身案例A1,也就是RIA便签法里的三部分。

用于写作输出

写作输出用的“八大问”,则把关注对象放到了“读者”身上:对读者有什么影响?

掌握了写作的八大问,你只不过也是把“八大问”和“RIA”的三张标签重新排列组合,然后包装美化就行了。

用这种方法,你可以尽情分析爆款10w+的文章,然后按照它的逻辑写一篇仿品出来。久而久之,终有一天,你不用模仿也能写出爆款。

“八大问”的神奇之处不仅仅在于知识和信息的输入、输出,它还可以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八大问”模板。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呢?

一共4步:

1.先写下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这是A1便签自身经历。

2.然后运用“八大问”进行分析。

3.接着明确自己的真正问题,这是I便签重述问题。

4.最后针对I便签中,自己的真正问题写下解决方案,这是A2便签规划应用。

这个方法,适用于你寻求知识、专业人士、各种书籍无果后的情况,是一种“大杀器”。

对于诸如“如何解决腰痛”“孩子不听话怎么办”这类问题,可以直接在专业人士和书籍中找到答案,就不必这么麻烦。

最后,“八大问”还可以用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备课。

但是构建知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里我不展开讲,有兴趣的宝子,可以私下问我如何学习。

用于构建知识体系

用于备课,就是指的是你打算把某个知识教给别人的情况。

“教是最好的学”,通过把知识教给他人,你能获得90%的知识留存率。

用于备课

以上,“八大问”的五种应用变化形态,你学会了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