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寻常的“家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越南在前苏联的指使怂恿下,肆无忌惮的袭扰我国边境,不断挑衅我国领土。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无休止的挑衅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忍无可忍的发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战场就得流泪、流血,战场就会有牺牲,据说上战场的战士都得写下“遗书”。“遗书”二字对常人如同晴天霹雳,五雷轰顶,它就是诀别人世间的最后的想做的、说的。也好似医生下达的“病危通知书”,直击家人的情感底线。而战士上战场前的“遗书”,直击战士本人心里底线。
在生离死别的诀别时,多少人能淡定?多少人能从容面对?回答是有的!中国军人就能淡然、从容面对,因为报效祖国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保卫家园是他们圣神的义务和使命。所以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职责最受人尊敬、敬仰!
这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有这样一位战士的遗书在网络流传。
1967年8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4年7月入团的河南郑州青年牛智强。在1985年1月16日,在坚守116号高地前无名3号阵地的战斗牺牲,年仅18岁。
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位年轻的心,生死离别的时候,心里想说的话。
妈妈、哥嫂、姐姐:
你们好!部队马上要开赴前线了。写下这封信,放进了大哥给我买的那个提包里。一件棉衣给妈穿,棉裤给二哥留着,一双新的解放鞋(鞋里有25元)给大哥大嫂留着,我穿一双旧的就中了。一件的确良军上衣给三哥留着,姐呀,你别伤心,弟没有东西给你了。我当兵时间太短,发的衣服少。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牺牲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哥嫂、姐,我走了。咱爸死的早,妈吃苦太多,千万别让她伤心,咱妈就交给你们了。听老兵说,战士如果牺牲,国家会补给500元。这500元钱妈留100,大哥100,二哥100,三哥100,姐100,就写这些了。
妈,昨晚我睡不着。自个到山上向着北方咱家的方向跪下给您叩了十八个头。我今年十八岁,一年磕一个头,报娘的养育之恩。别的,儿实在写不下去了。
儿跪,再叩头。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畏缩胆怯。只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生为人杰,死亦鬼雄”,为了理想和抱负像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那样,面不改色心不跳;像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把一腔热血撒向青春的年华。
这就是情怀,这就是胸襟,这就是赤子心!
致敬!中国军人;致敬!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