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读红楼】 “命运两济”的娇杏

2022-10-24  本文已影响0人  横秋归雁

话说甄士隐请雨村小坐,刚说了三五句话,前边来了严老爷。士隐赶紧去招待客人。

这边雨村听见窗外有女子咳嗽声。原来是一个仪容不俗的丫鬟,正在采花。雨村一时看呆了。

丫鬟也将雨村细细打量一番。

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

一般丫鬟看见陌生男子,多数都得“和羞走“,大不了来个“倚门回首”,这甄家丫鬟却不然,将男子看了个仔细真切,这可不是一眼能了解的,不是能秒懂的,到底相望多少秒,不得而知。

不但如此,丫鬟还有一番心理活动。

“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

雨村长相不凡,且被甄老爷视为不会久居人下之人,丫鬟也势必会高看他。被雨村呆呆地看着,她并没有害羞害怕,而是镇定自若,细细打量之后,再回头两次,说明这丫鬟,不只是仪容不俗。

雨村以为女子有意于他,狂喜不尽,还觉得此女子是巨眼英雄,风尘中的知己。

雨村回去后,将丫鬟时刻放在心上。

正值中秋,想起美人,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雨村将美人描绘得多情善感,也抒发了自己的踌躇满志,待蟾宫折桂,必抱得美人归。

甄士隐走后,封氏伤心欲绝。

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

两年后的一天,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巧遇新太爷到任经过。

丫鬟隐在门后,看见新太爷,反应是这样的:

倒发了个怔,自思这官好面善,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于是进入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

看来丫鬟还真是把雨村忘了。如若那日生情,必当日日思念,此时定能一眼认出。

紧接着,公差传唤封肃,原来新上任的老爷是贾雨村,因看见丫鬟娇杏(丫鬟的名字,此时才出现)买线,以为旧交在此。

待雨村知晓原委,倒伤感叹息了一回。还说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英莲。(这件事并未做到)

有件事,却是等不得。

次日,雨村备了厚礼,遣人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

封肃喜的屁滚尿流,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

却说娇杏这丫鬟,便是那年回顾雨村者。因偶然一顾,便弄出这段事来,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缘。谁想他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他扶作正室夫人了。正是: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娇杏,侥幸也。若不是她回头两顾,怕也不会被雨村相中。

雨村那日写下“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不想,升官后,并未先来看望娇杏,而是先有了妻室。路上巧遇娇杏,也实在是命运使然。雨村能够一眼认出娇杏,恐怕还真是难忘知己。

不过,娇杏嫁与雨村这样的人,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