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流水账
日记流水账,写给自己看。
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中开始,至今近十年。是中学时期特别多烦恼心事,还是现在忙得无暇动笔,怎么从前基本天天不落,而现在的日记本好像简化成了周记本。整个人的状态,也跟日记一样变得不规律起来,而且质量也大大下降。
最近没有什么大事,但也不算安稳。
组了个团队,却从负责人到打酱油,从凌晨2点到5点,从睁眼到闭眼,从斗志满满到情绪低落,从愤愤不平到无所谓......一个好团队能让人事半功倍,而一个相反的团队,其实也能从中学到许多。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转换一下,离福而去才识福,当从中抽离出来,再有一个反面对比,团队这个概念,一下明晰了许多。
其实也不亏,看着自己的努力被同伴糟蹋,才能清楚的认清局面,及时止损,停止无用功。当汗水付诸东流,后经验收入囊中。大概学会看人这点,我还要学习很久。
有许多人说过我的眼睛,说从我的眼睛里能看出东西。我也好想看一看,看看自己的眼睛,看看别人眼里的故事,很可惜,我一直都没有这项能力。不知道这点跟我不会看人有没有关系呢?还是说其实我就是涉世未深、阅人太少?
于是找了个实习,找实习的过程也很有意思。
面试了好几家,我发现我从面试官的眼里看不出什么,甚至还觉得别人有在回避我的眼神直视,我也知道这样是不太礼貌,可我也想拥有那种通过眼睛就能把人看透的能力。一直都是被别人看透,感觉自己是不是太肤浅了,而且我讨厌别人看透我的难过,却又无法治愈,那样还不如让我继续伪装,只看到我想表现出来的。
看不透眼睛,只能通过语言去了解。有很明确询问我的职业规划然后结合情况去介绍能给我提供的岗位的;有愿意讲述自己创业史并乐意倾听我的想法的;有平等交谈就像朋友拉家常吐槽职场难的;有自顾自的描述企业未来蓝图和个人白手起家的......
整个过程,很感谢那些愿意花时间,并给我表述机会的面试官或老板们,终于,不是通过一眼看透,而是有平等的语言交流过程来认识彼此。
只是,为什么自主独立的女生,会是你们眼里不一样的风景?
难道世俗眼里女生就该是找一份安安稳稳、朝九晚五的工作,等到结婚后在家相夫教子、包揽家务?是社会需要女性担任这样的家庭角色,还是女性自己想要成为这种类型的人?
身边很多独立要强的大四学姐,大二实现经济独立,生活较富裕;大三社会实践、企业实习,毕业工作不用愁。可她们中也有一些,大四结婚准备生子,当然有迫于压力的、也有追求幸福的。但曾经对她们的佩服欣赏,在得知她们的婚讯孕照后多数化为疑惑不解,我以为的,并非我以为。
在面试完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我有考虑过是以工资为主,还是以学习的机会为主。当然二者兼顾是最好的,但偏偏我面临两个极端。然而这个时候,家里有人体检住院,至亲。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不会琢磨,也不会在意,因为你老觉得有一堵墙,挡在你和死神之间,你看不到死神。这个跟年龄多大没关系,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你开始能清晰看到你人生的尽头。”
不知道听完高亚麟的这番话,大家会是什么感觉,反正我是觉得,心里一抽。
自己甚至不能成为父母的依靠,没有能力给他们物质保障。倘若这个时期父母生病,还是只能当他们眼里的小孩吗?如果他们一直把我们当小孩,我们就理直气壮地不长大?
所以毕业以后的就业创业,是求个安稳得过且过、还是默默努力稳中求进;是保守尝试随时转向、还是遵从内心义无反顾?可能每个人都很难抉择吧。
我真的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在内心最深刻的情感上,平时跟别人相处可以嘻嘻哈哈说个不停,但对至亲家人、亲密恋人,话都到不了嘴边,直接闷着肚子里,一句也不会提。反倒是日常接触的人,相处得灵活,什么话都能接。
明明需要某人、需要依靠,可是电话接通后自己总是冷冰冰的语气。想说的话不知从何说起,简单一句又怕被反复追问,想想,还是说不出来,不说了。
原来,有些想念,是说不出口的。
小时候一直期待的长大成人,已经在慢慢逼近了。
时间,真的会越过越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