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灵感悟散文

建议学校开设阅读课程,为孩子开启成功之门

2019-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闲亭小憩

新一轮课程改革,语文成课改焦点,“得语文者,得天下”已成了共识。

2019年高考已落下帷幕,语文试题真的改了,全是通过阅读与写作两部分来考查语文素养。

专家分析,总分150分,考基础知识仅占10%,平时记忆就能拿满分,剩下90%,全是考查阅读与写作能力。

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主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经典阅读。古今中外经典名著,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筛选出来的精品,它们耐得住时间的洗涤,无论是人文精神,还是艺术成就,都堪称绝品。

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仅有利于学好语文,还是学习其它科的基础。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从小就坚持阅读经典名著。正是因为他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在物理研究上取得骄人的成绩。

《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说:“我们必须先会读文字叙述的数学题,才能了解题意;如果我们不会读社会学科或自然学科的课文,就无法回答每个章节后的问题;复杂的计算机手册对操作非常重要,但我们必须先读懂其内容。”

更重要的是,喜欢阅读的孩子,综合素质更高。我们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宋怡慧著作《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中说,教育做不到的,就交给阅读! 用一本书,柔软孩子的心。 用一本书,燃起孩子的行动力。 

无论小学,还是中学,都有一批特别调皮的学生,他们给老师的管理带来很大困惑,有些还气得老师茶饭不香,夜不能寐。

而阅读,能使他们静下心来。当书中感人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住他们时,他们的心灵被净化了。

当前,学生的阅读量,不容乐观。我每担任一届,都在家长群里推荐经典名著,家长很配合。书买回来,很多家长又头疼了,孩子不肯阅读,就算逼,也是应付式地乱翻一通。

我深入调查,发现几个原因。

一、学业太繁重,抽不出时间阅读。

小学,本是很轻松阶段,但老师为了挤成绩,每天布置大量作业。有个一年级家长向我诉苦,他孩子每天总有做不完的作业,如,每个生字抄两页,一天下来,学了十多个生字,单这项就要抄20多页,还有数学作业,同步练习,……有时,还要把整张单元试卷抄写一遍。孩子经常做到十点多。

初中,科目又增多,单文化课,就有九科。一天下来,九大科都有作业和练习,学生拼命挤时间。据了解,有些写字慢的学生,晚上赶到12点才肯睡觉,这么繁重的学业,他们哪有时间阅读?

二、学生不重视,急功近利。他们认为,每天花30分钟时间浪费在阅读上,不如多刷几道题。刷理科题,提分速率更快。再说,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们不愿意把时间用在阅读上。

三、有一小部分学生懒惰,不愿学习。每班总有小部分学生,家长管不着,让家长逼其读书,真是天方夜谭。

四、家长忙于工作,没空闲引导。中小学生,自制力不强,在他们还没培养起阅读兴趣时,需要家长、老师引导。经常抽空陪孩子去书店看看书,或在家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探讨,孩子的阅读量自然上去。

但很多家长,为了生活,不得不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教育,真的心有余力而不足。

有个家长专门找到我,我建议他多陪陪孩子看书,他眼眶湿润了,很无奈地说,唉!为了一日三餐,生活要紧呀!老师,拜托你了,帮我多点督促督促。

在这形势下,如果学校不出台方案,学生的阅读量赶不上,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习成绩,便成了一句空话。

前段时间,我参与本校初二级语文竞赛的作文评卷工作,这些所谓的尖子生,作文水平让我大跌眼镜,主题肤浅,结构松散,语言表达上,还停留在小学阶段,累赘、不通、病句错漏百出。可见,他们阅读量太少。

很多一线老师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很难管理,冲动、固执、无规纪、狭隘。缺少良好文化的熏陶,正是阅读量不足的表现。

有人说,大量阅读,确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但要在有限的课堂里挤时间,显得顾此失彼。

小学,要在课堂里抓基础积累,要精讲课文,还要听写、默写、背诵……现有的语文课不够用,还常常挤占美术、音乐课。

中学,每周仅有五节语文课。单要完成课文讲解,都显得捉襟见肘,更不要说阅读课。

有专家做过一项实验,把学生分成两小组,一小组专门上课,另一小组专门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分析,另一小组的综合成绩明显高于第一小组。

我读初中时,有位全国特级语文老师,课堂上,仅是引导大家分析理解文章的重点、难点,总挤出时间,就让大家自主阅读。他要求,每位学生桌面上都要放一本名著,一有空闲,就阅读。我们班的各科成绩,在全级里,总是遥遥领先。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既要精讲善导,又要广泛大量的阅读,两者缺一不可。

而目前,学校仅重视前者,后者推给家长。但很多家长又无能为力,因此,学校要肩负起这重任,每周至少开设一节阅读课,让语文老师指导监督。

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孩子开启一扇成功之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