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疆工作的日子(四) ——援疆见闻

2018-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三门峡市二中张永华

2017——2018年,对我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来到新疆工作,每天见到的是习以为常的蓝天白云,呼吸的是新鲜的空气,接触到的是新鲜的事。这一年我经历了很多,增长了见识:见识了创造生命奇迹的胡杨精神;看过了寸草不生的火焰山景观;见证了天山天池的雪景;踏上了祖国的西部边陲——喀什。各种信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信息网,让我不由得想动手把这些见识见闻记录下来,留给自己美好的回忆。

  一、民族篇 

      一年的援疆工作,让我结识了很多少数民族朋友,了解了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民风 :1.古尔邦节(放假三天),肉孜节(放假一天):维族、哈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和汉族的新年一样),家家宰羊、炸馓子、买各种各样的干果、奶酪,串串亲戚,聚餐,跳舞,到处都是欢乐的气氛。每年的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比前一年的提前10天。我来到新疆正好赶上古尔邦节(2017年9月1日),我有幸和哈族的朋友们一起过古尔邦节 ,感受到了过年的气氛。今年的肉孜节在2018年6月16日,那时候我还在新疆,心里十分期待呀!

2.开斋节 :今年的开斋节在2018年5月16日(封斋)——2018年6月15日(开斋),为时一个月。在开斋节期间,穆斯林们要在天亮之前吃饭,天亮之后不能吃任何东西,包括零食甚至连水都不能喝。直到天黑才可以吃东西。夏天的新疆白天将近16个小时,我真的佩服他们,坚守信仰的精神!

3.家规,民族的家规遵守的很好,年龄小的要尊敬年龄大的,尊老爱幼的传统中华美德,值得点赞,除此之外,年龄小的还不能在年龄大的面前有陋习,即使同辈年龄小的也不能在年龄大面前吸烟、喝酒等等。值得我们汉族人学习。

4.名字,维族朋友没有姓,只有父母给起的名字,先是自己的名字,点后面的是爸爸的名字,比如我有个朋友叫依米提•衣拉英。依米提就是他的名字,衣拉英就是他爸爸的名字。另外,维语里妈妈是阿ba,爸爸是dada

5.割礼.维族的孩子主要是男孩(6岁——12岁)一直遵循着割礼的习俗。以前割礼要在清真寺里由阿訇来执行,现在国家强制他们去医院,在医院各方面的设施和卫生条件都好些。

6.饮食文化。维族对美食的要求是很高的,尤其是肉类,鸡鸭鱼肉、牛羊等等都必须是由阿訇宰杀的,才会买回来吃,其他的来历不明 、死的,他们是不会吃的更不会拿来卖的,所以到维族朋友那里买肉,你是绝对放心的,他们有信仰约束。不仅是肉,其他的很多东西也是货真价实的,你要想买假货,还真不容易。

7.了解了穆斯林不吃大肉的原因:脏;懒;腥;生性残酷(饿了会吃自己的子女)

二、伊吾胡杨篇

来到新疆,见到最多的是茫茫戈壁滩,一望无际,听得最多的是创造生命奇迹的胡杨精神。国庆节,恰是赏胡杨的最佳时间,相约去伊吾看看闻名已久的胡杨林。胡杨:又名三叶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树种,被誉为“活化石”  ,它生长的环境极为恶劣:白天骄阳似火,夜晚严寒入骨,沙漠极端干旱缺水。然而它的生命力极为顽强,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因而被誉为“沙漠勇士”,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到,倒下一千年不朽,创造生命的奇迹。是对它的赞誉。伊吾胡杨林位于伊吾县城东北80公里、淖毛湖(正宗哈密瓜产地)10公里的戈壁荒漠中,距蒙古国仅40公里。伊吾胡杨林分为三个区:一千年区、三千年区、六千年区。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一千年区 。不由得使人想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忍不住走进仔细观察叶子的形状,的确一棵树上叶子有三种形状,杨叶、柳叶、枫叶,真是神奇!进入三千年和六千年区眼中的景色又是不同:树干在风沙常年的的洗礼下,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有的像少女,婀娜多姿!有的像老人,佝偻着身子!有的像好客的朋友,张开双臂想要拥抱你!伊吾47.6万亩的胡杨,不只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担当,一种对生命的渴望。

我在新疆工作的日子(四) ——援疆见闻

三、吐鲁番火焰山

提起吐鲁番,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葡萄。的确吐鲁番的葡萄闻名全国,但我今天更想说的是火焰山。火焰山:维语称“克孜勒塔格”。 位于吐鲁番市东侧连霍高速旁,距市区约30公里。火焰山因拍摄《西游记》而闻名。到了景区,处处充斥着西游文化:穿过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西游记故事通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巨大的金箍棒形状的温度计。导游告诉我,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温度高达47.8  度,地表温度在70度以上。沙窝里可以烤鸡蛋。我们来的这个季节不是最好的,不能感受火焰山真正的炙热,但我们可以尽情的欣赏火焰山的美景,可以在外面呆的时间长点,要是夏天,若待的时间长的话,鞋底可能被烫焦 。上了台阶,就看见火焰山横亘在面前,真的和电视里看到是一模一样,寸草不生,眼前一片赤红。漫步在这一片赤红色的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是一个个沙窝,  看来真的有不少人在这儿烤鸡蛋呀!景区里有骑骆驼的,还有滑翔机,问了一下价钱,300/人,有点小贵! 原本打算爬到山顶远眺一下,可时间不允许,只能留点遗憾了。

我在新疆工作的日子(四) ——援疆见闻

四、乌鲁木齐天池篇

来到新疆转眼已经大半年了,还没有去过乌鲁木齐,有点遗憾。恰好清明节放假三天,决定去乌鲁木齐看看。乌鲁木齐:古称“迪化” ——“启迪教化”之意。1953年改名字为乌鲁木齐,准葛尔蒙古语“优美的牧场”。面积14216.3平方公里,辖7区1县。2016年常住人口350多万,居住着汉族、维族、哈萨族、锡伯族、等49个民族。乌鲁木齐如今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

尽管来之前已经做好准备,知道乌鲁木齐的清明应该是冷的,但到了乌鲁木齐,还是感到丝丝的凉意。第一天当然是迫不及待的去天山天池景区。天山天池是天山山脉东段博格达峰北麓的一个冰川湖,湖面海拔1928米,形状狭长,南北约3公里,东西最宽处1.5公里。天池总面积4.9平方公里,湖最深处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

来到新疆后安检是常态,一路检查过来,天池终于到了。

我在新疆工作的日子(四) ——援疆见闻

进入景区要坐统一的景区车才能参观,一路上看到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哈萨克民族风情园:哈族人热情的招呼大家品尝烤包子、烤羊肉串。导游告诉我哈族等少数民族住的叫毡房,不是蒙古包。毡房和蒙古包的区别,最简单的就是看顶端:圆形的顶就是蒙古包,类似尖锥顶的就是毡房。又涨知识了。看照片哈族语言,要不要学几句:

我在新疆工作的日子(四) ——援疆见闻

接下来继续出发,因为刚下过雪,路边的景色煞是好看!一路欣赏美景,不知不觉已到天池。天池湖面被白雪覆盖,远处博格达峰更是银装素裹,东西两边郁郁葱葱的松树,白色和绿色互相映衬,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

我在新疆工作的日子(四) ——援疆见闻
我在新疆工作的日子(四) ——援疆见闻

五、喀什篇

来到新疆才知道新疆真的很大。哈密离喀什快2000公里,航行2小时20分,来之前百度了一下喀什。喀什:古称疏勒,全称“喀什噶尔”,喀什意为“玉石”,噶尔意为“城邦”,故喀什又被称为“玉石之城”,喀什发现的矿产67种。喀什是南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疆最大的城市,下辖1市11县,市区面积1056.8平方公里,人口62.79万(2016年),居住31个民族,维族占92.2%。喀什极具民族特色,素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的说法”。喀什古城是喀什的灵魂,喀什古城距今已有2100多年了。漫步在喀什古城,你决不会迷路,四通八达的巷道,互相连接。喀什古城分为手工陶瓷街、木制品街、铜制品街等等。喀什古城的确不错,走在喀什街道上,它远离城市的喧嚣,又不失城市的繁华,时空仿佛穿梭到了从前。它安静、安详的在那里,向人们展示着它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传统的手工艺品,喀什古城真的让人留恋不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