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事都要托关系找后门,是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
题记
不能要求拥有一个没有风暴的人生海洋,因为痛苦和磨难是人生的一部分。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塘。
——《心灵密码》
干什么事都要托关系找后门,是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
1
想写这个标题想了很久了。却迟迟没有下笔,因为无论怎么用力,都会觉得自己力量太弱了。
今天下决心写也是因为一件事。
朋友忽然问我认不认识派出所的人。我说不认识,问她要干嘛。
她说老家一个妹妹想办个什么证明(这里不明说具体什么事了)。
其实只需要她妹妹本人跑一趟,拿本人身份证以及一些基本材料就可以了,程序很简单。
可她妹妹非说跑过来太麻烦了,非要逼着她找什么熟人,或者黄牛,可以不让她跑,不准备材料,直接帮她把这个事办了。(备注,她到这里的车程高铁一小时)。
朋友说她哪认识这种熟人啊,就让她自己过来办!
她妹妹就阴阳怪气讽刺她一句,你可真老实,什么关系都没有!
她气的不行。
这年头居然连老实都有错。
找不到关系也有错。
2
不知道现在社会都怎么了。在中国干点屁大点事都先问,能不能找到人啊?能不能请谁吃顿饭然后办个什么事?
明明很多事情只需要你努努力,自己跑一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非要找所谓的熟人,朋友,关系。
然后还要自诩牛逼!
上学时认识一人,是我兼职时的老板,财大气粗社会关系广。
没事就跟我们炫耀,说他女儿上大学时,他就跟他女儿说了,不用怎么用功读书,只要毕业有毕业证,他就有关系让她当老师,几个区的学校任意挑,领导他都熟,且关系都不错。
还有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平常就不怎么爱学习,勉强本科毕业,同学们都在考研或者求职中煎熬的时候,她老爹已经给她联系好了当地三甲医院。院长是老熟人,管她专业成绩如何,反正内定,上班都可以随便翘班,工资还一分不少。
在讲这些话的时候,讲述者大多两眼放光,牛逼感和自豪感荡在脸上。享受着别人投来的艳羡的目光。
3
其实这种例子在中国非常非常多,还有专门研究关系的关系学。
关系这两个字,一听就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是老外学中文绝对要划重点加强理解的。
没有关系,不走后门,你都要遭人唾弃和鄙视。
这对于那些兢兢业业,努力奋斗的人来说,是有多么不公!
也许有人会说,那些鄙视走后门的都是没办法走后门的。
当然有这种人。
可是,你靠关系,靠后门去的地方,若没有真本事,就真的可以胜任吗?
比如医学院的那位,你没有真本领,怎么给人看病?
要么草菅人命,要么就无所作为,一辈子忍受他人眼光,一辈子低声下气。
4
无论托关系找后门这种现象如何猖獗,最终能够留下来的,笑到最后的,依然是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
所以,真的不希望父母们再祸害子女了。从小教育他们不用努力,不用认真,不用跟人竞争,反正有的是关系。
你觉得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
当他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式,凡事都不想努力,只把精力用在找关系上。
也许关系可以解决你一时的难题,可是,关系这两个字,永远有一半的可能性是不成功的,并且,它并不长久。
所以,真正能让你踏实,给你吃定心丸的,绝不是关系,而是能力,能力这东西,远比关系牢靠多了。
如果说关系可以帮你一时,那么,能力就可以保你一世。
5
世上从无牢不可破一劳永逸的关系。
你教你的孩子不努力,靠关系,靠七大姑八大姨这辈子也能吃穿不愁。
若他一时得到了好处,觉得靠关系比努力更靠谱。那么以后,他也会教他的孩子这样去做。
可是,他的孩子以后就一定能够靠关系获得好运吗?
他孩子的孩子呢?
你崇尚一切靠关系的这种家风,也许将永久的害了他们。
他们一辈子拍马屁找关系,永远畏手畏脚点头哈腰,在给他找后门的人面前,永远的一副低人一头的不自信,永远的在关系中绞尽脑汁疲于奔命。
他的精力和聪明全用在了这里。
反观,那些真正的大家族、贵族,都是靠能力和真才实学流传于世的。
能力才是铁饭碗。才是你需要慢慢打磨的传家之宝。
才能给你,给你的家人,家族,带来长久的荣耀和尊重。
那些太过迷信关系的家长们,不要因为你的短视,害了子孙一生。
再次申明,这世上,从无牢不可破的关系。
能力才能给你带来长久的利益和运气,从而让你立于不败之地。
这才是我们需要一代一代传递下去的“传家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