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天竺三寺:前世我愿是三生石旁一朵紫薇,是天竺路上一颗水草

2022-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江汉一朵桃花

听了一个关于三生石的故事,故事里的人已隔千年,故事里的地点却是真实存在的。遂起心动念去寻那一块石头。

沿天竺溪而行,流水潺潺,香道蜿蜒,长约数里。沿途有上、中、下三座寺庙,最近的也有千余年历史了,称为天竺三寺,被誉为"天竺佛国"。

1.法喜寺/上天竺

那一次和那个男人去拜佛,那天并没有许什么愿望,唯愿平安。不久我就怀孕了。所以我一直觉得冥冥中有天意。就是当你愿意去付出,愿意承担责任的时候,佛就会感应的。

这一次特地来祈祷平安。

在门口查验过二维码,买好门票,取了三支香。

寺院里在做地藏法会,一位高僧大德带着众僧在佛堂里诵经,连着七天诵地藏经,为超度死者、祈福生者。

佛堂里屋顶垂着长长的黄色帷幔刻满经文,粗大的朱漆圆柱子上也刻满经文。每个僧人案前摆放着一本经文、一瓶纯净水。佛堂前点着香火、摆放着鲜花、供奉着各色鲜果。僧人戴着口罩,穿着黄色僧服、披着玄色袈裟,只有那高僧一人披着红色袈裟。

院子里两个大香炉,烧香的人络绎不绝。大殿门口跪着一些人,捧着一本经书跟着诵经。我靠着门口栏杆往里看,那诵经的声音好真切,闭上眼睛,双手合十,一会就泪雨滂沱的。一种无形的能量太强烈。

也许是想到了重庆的森林大火,一些正在受苦的人。

我想我前世肯定是一个和尚,或者是庙里的一株什么花。

山门上有一扁,写着“莫向外求”。快到了四十岁,才明白人是要回到自身回到自我的。别人,只能与你同行一段。

拜完佛出来,独自走在天竺路的小径上,阳光安静的洒下来,在路上跳跃。

在别的城市,少见这样绿树成荫的小径。

那些古木参天,茂林修竹,那些鸟飞鱼戏,树抱藤缠,那些光影那些风,那些气味那些声响…都像我的心脏在跳动。

2.法净寺/中天竺

听说中天竺的素月饼是这三家寺庙里最好吃的,特别是椒盐、黑芝麻味道的。

寺院做月饼有几十年了,没有任何添加剂,云南大核桃仁、百果都是一颗颗手剥的,黑芝麻也是现炒,“炒得时候毛香嘞”。

中天竺是免门票的。我验过核酸,问工作人员月饼在哪买?我看正殿入口是用栅栏围起来的,不知道往哪进去。

他往右手边一指,我就飞奔过去。

只见月饼放在玻璃柜台里,两个玻璃柜子,一个筒装,一个散装。

我价格也不看。我像个富婆一样,说,椒盐、黑芝麻、豆沙各一筒。那男人用塑料袋装好,正要递给我。我问,多收钱?150元。那我只要一筒。我心想这种手工苏式月饼我老家两元钱一个,就是汪保来也只要三块五一个。这里却要7、8块钱一个。

女人做了主妇就会算小账,几块钱没啥区别,买24个(3筒),区别就大了。24个在老家只要50元不到,这里要150元。能不吓一跳吗?

我正纠结要哪种口味,那人就很不耐烦,说,你想好了再说。说着把月饼放回去了。

这人,在寺庙门口做生意,还这麽势利。

我就去旁边看散装的,一问散装的只有百果的了,我说,买两个。那女人很快给我装好了。我原本也只是想尝尝。

这时来了一个女孩,她问,我买一个可以吗?女人很快给她装了一个。

我和女孩在天王殿旁边吃了起来,温热的刚出炉的,那个香软,像丝瓜汤那种甜度,简直好吃的要哭了。

此时,有二三闲人在廊下聊着天。

陆陆续续有大人带着孩子过来,有吃月饼的,有买月饼的。

一个小女孩梳着辫子,穿着白纱长裙,脚上小白鞋,她指着某个颜色的包装,说,要那个。

一个小男孩呆头呆脑的,小手拿着月饼在吃。我说,这孩子好可爱,他的奶奶或外婆笑了。有两岁半了吧?29个月。我猜对了。两岁半还差一个月呢。

我看见好看的孩子,就热衷猜人家几岁。我拿里里几岁的样子去比较,想着他那呆头呆脑的样子。

小孩子的年龄,最开始是按照一天天算的,然后是一个月一个月,一岁岁,接着是三五年,后来十年,弹指一挥间。

女孩吃完,又去买了十筒,说要寄给朋友,我也想买点送人,但是舍不得钱。

月饼一詞,最早出现在临安人的《梦梁录》里,难怪这百果月饼如此好吃呢。

百果就是五仁。我一直讨厌吃五仁的,法净寺百果月饼让我重新爱上了五仁。

里面不止五仁: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金桔丝、红丝、黄丁、糖冬瓜。

法喜寺也有素月饼,20元8个,法净寺50元8个。一分钱一分货。

我们两个聊起来,散乱的、没有目的的对话。只是刚好你也在这里。

她看上去很小,二十多嵗的样子,脸蛋是圆嘟嘟的。

我们在寺院的台阶上拍了很久的照片。一旁支着摊子卖东西的老阿姨笑眯眯的,说,你们拍了好久,又说,你的帽子跟墻的顔色一样呢。

原来她一直在看我两个搔首弄姿。

我只顾着拍照,没注意她卖什么东西,连烧香拜佛也忘记了。

与这女孩分开后,我独自往下天竺走去。

在那条小路上,溪水清浅,云彩倒影在水面,和那光一起,很梦幻。我愿我的灵魂是一颗水草。

忽见一树木槿,开着粉色和紫色的花,是开在溪那边的,临水照花,不奢华也不朴素,不张扬也不收敛,只是一种存在,一棵树开了花,就是这样。

(回来后我又吃了一个百果月饼,感觉不到那股子甜香清爽了。听有经验的人说,微波炉加热半分钟,与刚出炉的口感一样。)

3.法镜寺/下天竺

法镜寺是一座女尼的寺庙。

查验了二维码,买了门票,我问,没纸的门票了吗?么有。你要的话给你一个。蓝色和粉色,你要哪个?粉色好看,我要粉色。

进口处取了三支香,拜了佛。

整个寺庙大概只有我一人,与网红寺庙法喜寺的熙攘太不一样了。

只见客堂外悬挂有一个小木牌上,竖着写有几个醒目的字,登记住宿、接洽佛事等字样。

客堂里有三个男人正围着与一个尼姑说话,我好奇走了进去。

一个三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的,还有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孩。

那年轻的男孩,那种俊秀气质,很少见。我细看了一眼,他戴着金的圆耳环,脖子上细细的金链子,手臂上有纹身,头发漆黑,一身黑衣越发衬的皮肤雪白,天呐,比女人还美,却没有娘娘腔的感觉。他看上去很悲伤。

听尼姑跟他的说话,原来男孩的妈妈得了癌症,才住进医院了,要四天后等活检结果出来。那四十多岁的是司机,三十多的男人大概是他家亲戚陪着来的。

人在面临失去至亲时,内心是恐惧的,而信点什么,佛教或者别的,会让人内心得到安慰。

一对游玩的母女,我进来之时就在听他们对话了。因为实在没什么游人,那样一个庙宇,那样一个男孩,是很难不驻足倾听的。

那母亲说了一些安慰男孩的话,说你现在是你妈妈的精神支柱,你要乐观之类。

尼姑给了那男孩三瓶纯净水,说是带给他母亲喝,每天喝一点。又给他一个开过光的手串。

那男孩一行三人离开后,我问那个母亲,他妈妈得的什么癌?她好像不忍说,顿了一会,轻声说,宫颈癌。想到那男孩年轻而沉重的脸,我也沉默了。

父母是我们的前世,自己是今生,子女是来世。没了父母,我们就没了来路。往回看,空荡荡的。他将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那对母女也很快走了。

我把这庙宇的每一间都拜了一拜,又来回走了一遍再拜一次。

这是一个三进的院落,妙玉的陇翠庵就是这样的吧。她写,“钟鸣陇翠寺,鸡唱稻香村。”那年中秋,月色很好,妙玉和黛玉、湘云三人喝茶、联诗,直到天明,妙玉送二人到山门外,看她们走远了才关门进来。

在法镜寺后门,我看那些庙宇,黄墙灰瓦,衬着蓝色的天空,那悠长的回廊,高旷敞阔,庭院里有两棵参天樟树。

正午时分,日光把庙宇的影子拉的很长,时间仿佛静止了。

后门口有个老人不知道是守门的还是清洁工,我问,三生石怎么走?我刚一说完,他就指着一条小路,说,往那边走,一直到那排房子。

沿着碎的石子路走了两三分钟,就到了山顶一块开阔的平地,往下看去法镜寺隐藏在一片茂林修竹里,只露出一角黄色的墙角和蔚蓝的天空。

平地上有两座木制仿古房屋,一棵紫薇花开着,我起先不喜欢紫薇,不知道哪天入了眼,入了心,就再也忘不了。

当我看到参天古树下开满了一丛丛粉的紫的指甲花,我发现我一瞬间回到我童年在荆州乡间掐指甲花染指甲的那一天那个场景。

接着我就看到了那块三生石,原来是这里。这是僧人圆泽和朋友李源,他们在荆州分开,十三年后相逢的地方。

三生三世是友谊,许多人喜欢附会成爱情,其实是广泛意义的一种缘分,包括父母和子女。

我们为什么爱孩子呢?一个孩子可以缓解人对衰老和时间流逝的恐惧。

爱子女就等于是爱自己的来生,但凡有一丁点求子女回报的心思,多半会觉得亏了自己。

生一个孩子,只是爲了付出爱,感受爱。

我去寻一个前世今生的故事,在不安的世界里给自己找一个安逸的地方,我前世大概是那院子里的一棵紫薇,或一棵凤仙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