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产品(修订版)-3.目标导向
关于思维
如果你面试过产品岗位,或者已在产品部门工作,那你可能会发现,相比于其他专业性较强的职能部门,产品岗位的同学来自各种各样奇怪的专业,并且很大程度上,目前的工作也和在学校所学的专业毫无关系。
你可能还会发现,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会问你,怎么看,怎么去想这件事,你会怎么做;会问你工作经验里,收获是什么,你的思考过程等等。实际工作的时候,产品总是在写写画画,去梳理,去归纳,去分析,去总结,去推演,而不是去执行。
没错,至少我认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不是他目前具备的能力和已经获得的经验,而是他认识/解释/改变世界的方法和思路,因为这些思考方式能够折射出,这个人面临具体问题(更多是用户/客户的场景问题,而非专业和技能问题)时,会如何处理。而产品经理最核心的工作即是,解决问题。
所以,具备产品思维,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是先于其他任何能力的。这也是我想说的,灵性。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玄学,但确实是我想到用来描述产品经理思维特征的最合适的词汇了。我将灵性解释为,在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能从横向(多角度)纵向(多节点)分析,并找到能够在现阶段条件下解决问题,且尽量符合中长期目标的最小可行方案。
目标导向
今天先和大家聊一下最关键的,目标导向的思考。
在学校里,如果你考试不理想或者参加比赛没获奖,老师以及你自我安慰时,总是会说,哎,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最重要,学到东西就是好的。对于个人来说没毛病。但是公司是追逐利益的组织,公司出钱员工出力,很简单的利益交换,个人的成长不算产出。因此,从学校跳到公司,首先需要明白的一点就是,结果至上。以前有个小同学刚来不久,有次我找Ta聊天,希望引导Ta思考并制定自己的工作愿景和职业规划,结果Ta说了句:我来这就是想找个厉害的大神带我学习。我内心真是一口老血,还好没让老板听到。
我们之前说到,产品经理最重要的价值是解决问题,并且大部分情况下做的都不是指派的任务,所以,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在着手落实具体的事情前,就得想清楚,这是我们进行产品工作需要达成的目标。我之前版本的文章中,这一节的标题是结果导向,这次改为了目标导向,区别是,目标的意义在于指导,结果的意义在于衡量,结果能告诉我们目标完成程度,因此我们用结果来衡量目标。我们的工作需要达成结果,但工作方向由目标确定,在此纠正。
目标的设定,需要考虑公司环境和个人能力,我将其概括为【乘风破浪,量力而为】,要充分考虑想达成的事情与公司的利益、方向、业务环境是否符合,同时考虑以目前具备或者说可构建的能力、资源是否能达成此目标。
关于目标制定方面,已经有很多大佬和大佬公司总结了不错的方法和工具。SMART原则和OKR考核办法个人觉得比较好用。套用SMART原则能帮助你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而OKR能够帮助你明确为了达成目标,在不同的界面上需要实现什么样的关键结果。这两个我就不具体展开讲了,大家自己搜索了解即可。
虽然思路和方法是无尽的,但现阶段的资源一定是有限的,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做事,只能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所以结果导向时,需要保证目标聚焦,上面例子中,三个关键动作从不同维度表达了,为了卖出受欢迎的包子需要做哪些事情。有个小习惯,每次做事之前用一句话来描述你期望达成的目标,如果无法一句话概括,那可能就不是很靠谱了,做着做着你会发现接下来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了。
在目标的设定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合理的评价方式,建议做到定量和定性结合。上班狗肯定很头疼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通常通过数字的方式衡量一个工作结果,比如流水,利润,人效提升等等。但KPI考核方法过于片面,尤其对于产品工作,并不是最合适的。 产品本身并不一定直接带来金钱收益,也不只是带来其他数字上的变化,还可能有“从无到有,从A到B”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也是期望达成的结果之一。 定量和定性能够保证方向和高度。
没有定性只有定量,会导致方向偏离,容易造成外强中干和形式主义。比如盲目追求销售额增长而忽略了客户关系维度,这个季度的KPI虽然确实完成了,奖金也拿到了,但客户再也不会被”骗“了,中长期不可持续发展,而这段时间所做的工作,与长期方向并不相符,所以是无用工作。
而没有定量只有定性,会导致收益不明确不可衡量甚至没有收益,流于具体事务而忽略质量。比如老师和你说这学期只要把我布置的作业写完就行了,考试只要去就行了,考多少分无所谓,是不是有毒,除了一些修身养性的选修课,可能一般老师也没这个仙气。
其次,注意拆解和迭代(这个词会在后面文章中高频出现),也就是要看到进步。目标就在那里,但不是一口吃成大胖子,理性的PM应该知道,我大概在什么时间点做到什么程度,通过哪几个手段可以分别做到什么程度。把一个目标拆成分阶段的小目标,在小目标完成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即迭代。比如微信希望增加时刻视频的浏览量,可以拆解为,视频的数量、质量、发布时间、入口优化带来的浏览量提升目标。而每一块在实施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措施和结果变化,比如过一段时间发现数量增加之后浏览量没什么变化,那应该迭代路径,可能需要把重点放在其他环节。
最后,一定不要把手段当作目标。一头扎进工作中时,这个错误很容易被忽视。比如,我希望从潜在客户那里获取一些关键信息,帮助我进行业务决策,于是我决定每周至少见一次客户。目标是获取信息,但陷在具体事务里的时候,你可能真的会因为每周见了两次客户而沾沾自喜,即使没有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获取推送。
![](https://img.haomeiwen.com/i4330344/3e927c24a2a0c1a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