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对孩子说:都是你想太多了
无论是对于真的想太多还是没有想太多的孩子,希望我们的父母,都不要轻易对孩子说:都是你想太多了。而是学会换位思考,用心感受孩子的焦虑和痛苦,分享孩子的开心与快乐,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01
坐在我面前的雨彤,读高二。是个长相清秀的女孩子,穿着校服,扎着高高的马尾,眉宇间藏着满满的愁绪。
一句话还没有说出口,大颗大颗的泪珠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窗外,黄昏的光线暗淡下来,她的侧影笼罩在暗淡的光影里,有种伤感的味道弥漫在整个房间。
女孩的声音很轻,夹杂着哽咽。从学习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困惑到青春期的迷茫,她一直不停的说,说得很多,像要把自己倒空一样。
又是一个无人倾诉的孩子,当刚想起飞的翅膀遭遇到了无情的风雨,带着心灵的创伤,寻求安慰和鼓励。但是,在自认为最亲最近的人面前,在一句,“什么事都没有,都是你自己想的太多了,”面前,女孩只好默默的藏起所有的心事。久而久之,她觉得自己有些抑郁了。
不想上学时,那个开豪车的爸爸,会把她从学校接走,带她出去玩一天,有时还会去山上烧香拜佛。但就是不能好好听她说,总认为是她想太多。
而那个抱着还不会走路弟弟的妈妈,时常在她无端想发脾气时,只会反复问她到底想干啥!
自己到底想干啥呢?雨彤也想不明白,觉得自己就是比别的孩子想的多吧。可是有什么办法不想吗?没有!她苦恼的甩甩头,想把无边的烦乱的思绪甩走,可它们却像胶带一样粘附在她的脑海里,甩之不走,挥之不去。
18岁的小宇,喜欢文学,热爱艺术。每当他有了奇思妙想,想跟爸爸妈妈交流时,妈妈总是用一根手指头指着他的脑门说:你想的太多了,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就行了!
爱拿钱的14岁女孩林婧,每一次想要跟妈妈说说心里话时,换来的都是一边去,想那么多干啥!现在,她早已经习惯了在妈妈面前闭起嘴巴,而是换了一种方式,用拿妈妈的钱,引起她的关注。甚至看到妈妈发现钱少时的歇斯底里,她就会心中产生出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
难道真的是孩子想的太多了吗?
02
“都是你想的太多了?其实什么事也没有!”
“都是你想的太多了”,背后的潜台词是:你的情绪不重要,不值得被关照,我不想探究,不想理会。
都是你想的太多了?其实是一句非常伤人的话。就是你内心的需求,不值得被对方重视。
在对方眼里,你感觉自己根本就不重要,对方懒得理你。
每个人,在说这句话之前,都应该考虑到对方的感受。
当孩子在外面受到了伤害,向父母倾诉的时候,有些父母往往会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一句:是你想的太多了。
“你是不是想太多了,小题大做了吧,同学或老师说的话,也许根本就不是你认为的那样?”
作为父母,当孩子受到伤害的时候,没有认真听孩子倾诉,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而是用想太多去敷衍孩子是不对的。要俯下身子聆听孩子的心声,如果孩子在外面确实受到了伤害,一定要为孩子所受的伤害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孩子。
如果孩子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只是情绪受到了伤害,父母也要肯定孩子当时的内心感受,理解孩子心中的怨恨、愤怒以及委屈,找到孩子情绪的源头。
当父母这样做时,孩子内心才会感知父母对自己的爱。内心的安全感才不会崩塌,受到的伤害才会得到疗愈。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父母,不了解情绪对孩子的重要性,有的甚至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情绪。
很多父母对孩子说:“都是你想的太多了”。“你这不是好好的嘛,别人能对你怎么样?在父母眼中,你被打伤了,才算受到了伤害。而情绪受到了伤害就不算伤害。可见,孩子的情绪在父母看来很不重要,他们不会关心孩子的情绪,不知道坏情绪给孩子带来的巨大危害。
03
大多数父母只是关心孩子一些外在的东西,比如:孩子是否吃好穿好,学习成绩是否提高,而不关心孩子内心是否真正的快乐。
这些表面上的关心呵护,其实并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当孩子的情绪问题出现,父母觉得他们日夜为孩子操劳,孩子还这样那样的事多,很是不能理解。
有些孩子在遭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时,情绪可能会一直处在当时的环境和氛围中不能自拔和抽离,并不停的在心里纠结,心理学上将这种情绪体验称之为:过度思考情绪,就是所谓的想太多。
这是一种病态的情绪体验,时间久了,是一种负累。
当一个人处在某种情绪之中时,自己是不知的。想要摆脱这种状态,需要自身及亲人的配合。让孩子回归理性,不被情绪左右,当理性回归,孩子有明确思路的时候,便不会受到情绪的困扰了。
所以,父母遇到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或者孩子真的想太多),一定不要张口轻易的说是孩子想太多了,而是要耐心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及时体察孩子的心情。学会引导孩子,做好以下三点:
一、让孩子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我的不足
有很多孩子对自己的期望值高,而自身通过努力也许无法达到,整日生活在痛苦中。如果孩子能正确认识自己,不盲目跟风,而是敢于去接纳自己不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路走,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内心就会变得很坚定。
即使有问题出现时,也不会全是自怨自艾,而是会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就是自我接纳,就是做好自我共情,让自己能够接受和了解突发的状况。
二、让孩子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有自己的主见。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人的心性中,都很渴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赞同,于是就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别人对自己产生不好的看法做出不好的行为时,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心里就会很难过。
引导孩子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不要总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三、让孩子学会发泄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乐观面对生活。
人在精神受到压抑的时候,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如果不发泄出去,会使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父母要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孩子情绪不好时,可以带孩子去跑步、旅游,做些身心放松,缓解压力的运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发泄了不良情绪。
教会孩子乐观面对生活,因为积极的情绪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作为父母,培养孩子乐观的生活态度,自己一定要积极乐观,多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04
父母不是神,他们的家庭背景,童年经历,受教育的程度以及人生格局,会造就他们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孩子所有的问题父母都能够解决。
所以,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父母也要不停的学习、成长,才能更好的去引领孩子。
无论是对于真的想太多还是没有想太多的孩子,希望我们的父母,都不要轻易对孩子说:都是你想太多了。而是学会换位思考,用心感受孩子的焦虑和痛苦,分享孩子的开心与快乐,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