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理咨询,还有这样的说法?

2023-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王东奇

刚学心理学的时候,听老师讲课说,有效的心理咨询有一个明显的副作用,就是能提高智商。

包括成年人。

当时以为老师是在开玩笑,或者在某种层面上,支持我们在看不到脚下路的时候,还能一路向前。

当年,虽然我也认为这话很扯,但它还是被记了二十年。

因为在咨询室里,它被屡屡验证过。

大量的学生案例,他们的成绩改变验证了这点。

中学生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成绩。

"你家孩子聪明,可就是不学",说这话的老师,基本上属于既糊弄了家长,也给自己甩了锅。

来咨询室的第一次,我都会问学生同一话题:要不要成绩提高?

即使被家长认定不学的孩子,也会笑着说,"想啊",或者"谁不想啊"。

不过,真有孩子不屑地说:"不想"。

其实我特别不想听孩子说这话,因为说这话的孩子家长,他们不知道,他们对孩子学习的干扰程度,已经只能用比喻来形容:

他们拿着孩子的"学习"万千宝贝一样,不肯放手,不给孩子,但要孩子出成绩——

把孩子学习的责任拿走不给他,又埋怨他不学。

当然,在表现层面,他们为孩子的学习不遗余力,掏钱出力都不怕,只为孩子好……

他们是累的,愤怒的,隐忍的,同时又是无可难何的。

最后,只能扪心自问,难道这孩子智商有点低?

这类孩子的成绩提高,我都是跟父母"谈判":

能不能让孩子亲自学,哪怕一点点。

结果,大家出乎意料地看见,孩子的"智商在线"。

对其他还能害羞地说,想要成绩的那类孩子,成绩变化基本上没这么艰难——

至少,我不需要把"学习"从家长紧抱的怀里抢过来,还给孩子。

智商,就是这样被看见"提高"的。

有时我觉得,这句话倒过来说,更合适——

智商的提高,是心理咨询有效的标志之一。

对于成人,我感觉更多的处理问题"情商"的变化更多。

同一情景,原来的艰难感受变成了信手拈来,智商提高这个说法,我觉得不如说情商提高更准确。

转图自叶斌博士朋友圈

保持乐观,智商提升。

我解读下,这个意思就是:情绪提升。

连抑郁症的缓解,归根到底的表现就是情绪提升:

不和自己死缠烂打,与自己握手言和。

前段时间讲学习力,其实就是对情绪的提升做文章,美其名曰"情绪力就是学习力"。

老师们的感受很具体:说,学会了把心理学变现的方法。

其实,我觉得,教会一个学校老师,可能会达成很多家庭的希望,比带起一个学生,要长远的多。

也就是,让更多的持续不断的学生们,在老师润物无声的"方法"下,看见了自己的高智商,这,绝对是件开心的事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