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来也读书③ | 我当下的读书年代
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时期具体取决于什么很难有定论,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有清晰的规划,有的人工作很多年后还是很天真,我属于后者,当然,天真也不是什么太差的贬义词。直到有一天,我开始思考周遭的环境,思考这个时代,思考未来,思考自身,我有什么优势,能做什么。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课题,迟早的事,想通透了人生就得到升华,想不明白就继续日复一日的照常工作生活。
想来想去想不明白,于是觉得自己该读点别的书,这个时候正好在用一个微信群查找工具,于是输入关键字“读书”,找到了一个叫“刻意读书”的群,加了群主好友然后进了群。进这个群有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交30块钱押金,每半个月必须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字,否则要罚没押金并踢出微信群,想要再进去就要再交30块押金,其实就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赌约打卡模式。这个过程中被罚了不少押金,也写了一些文字,但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微信群,到现在也差不多四年了。这几年读了150本左右的书,阅读量并不大,但都是经过挑选的书,类别比较杂,有的读得比较细,大部分是囫囵吞枣,网络小说也还在看,不过一般的就不想看了,通常只有一两本在追更。
目前我的读书状态大概就是标题说的那样,不得闲,也读书。如果每天不读点文字连自己都有点嫌弃。每周阅读时间大概在8-14小时之间,每天能专注读书的时间通常来说超过30分钟,其他阅读时长是碎片时间凑起来的。
每天读书之余,我还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叫做"NSTM”的计划,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含义,具体什么含义这里就不说了,NSTM也是我的知识体系框架,现在读的每一本书和每一篇文章都会在这个框架里面找到它们的位置,这样读书不至于盲目。
有人说“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个体的命运看起来并不由自己做主,大体上我是同意的。我们可以说自己身处大时代,波涛起伏,个人很难改变大环境,只能接受;也改变不了身处的小环境,只能忍受;唯一可以改变的是自己,适应环境,迎接未来。然而改变自己其实是最难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环境已经悄然改变,我们自己还是老样子。改变的第一步是行动,正确行动的前提是思考,而引发思考最好的方式我觉得是读书。当世界计划要掀起滔天巨浪时,也给了每个人自我计划的机会,可以随波逐流也可以选择静静地趴在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