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佛祖谈交易,只向如来学智慧
出门在外,我喜欢游历各地的著名寺院:北京雍和宫、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扬州大明寺……各大禅院都是游人如织,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但其中真正信仰佛教的人恐怕屈指可数。很多人说,中国是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应该不假。
虽然佛教从东汉时期就传入中国,也一直在中国拥有最大的影响力,但更多时候是拥有数量庞大的拜徒,而不是信徒。至于中国缺乏宗教信仰的原因,笔者认为是,因为中国社会很早就建立起来一套基于儒家文化为根基的思想体系和行动指南,这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宗教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
中国人不信教,不代表中国人不拜教,只是中国人拜教多是出于功利性的交易目的。比如,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完全是为了忽悠人民群众起来跟着他“闹革命”,跟上帝没有几毛钱关系。那些走进庙宇寺院磕头烧香的人,大多也是如此,只是为了求功名、求姻缘、求长寿。要不然,谁会争着抢着赶在每年的第一时间进庙里烧头炷香。
说的直白一点,这就是跟佛的一场赤裸裸交易。我给你烧香,你保我幸福。令人讽刺的是,那些混迹黑社会的大哥们是最喜欢拜观音、拜关公的。如果观音菩萨和关老爷有灵,会保佑这样无恶不作的人吗?但他们并不这样想,他们认为我天天给你烧高香摆供果,你当然得保佑我了。这不仅是一场交易,还是强买强卖的交易。每每想到这些,我都替观音菩萨叫委屈。
我并不信佛,但到寺院里我也会拜佛,也会往功德箱里扔几块钱,但从来不许愿,不图某种交易,只是出于心中的敬畏。相比于交易式地拜佛,我更希望去认认真真地读点佛经,了解一下佛学,不是当作宗教来信仰,而是作为人生智慧来学习。
近段时间,兴趣原因,认真读了一遍《金刚经》。整部《金刚经》,释迦牟尼佛都在跟弟子须菩提(《西游记》中孙悟空老师的原型)讲解佛法之道,其实也是在讲解一种人生智慧。这并不奇怪,因为《金刚经》的全称就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般若就是智慧。作为非佛教徒读这本经,也可以受到不少启迪。
以我个人粗浅的理解,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强调了成为如来就要“善护念”、“不住相”,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佛祖的意思并不是说,你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空的、无意义的。佛是最讲辩证法的,所以《心经》才会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的本意或许是在告诉我们,要放下执念,放下才会万般皆自在,而这种执念就存在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之中。
说白了,就是在生活中,要学会不执着、不纠结。很多时候,我们都将执着当成一种美德,但如果过分执着,甚至到偏执,就成了痛苦甚至灾难的根源。一个人骂了你一句,过去了就过去了,既放过了自己,也饶恕了别人。可如果执念丛生,老是想着要报复回来,往往就会带来灾祸。追求事业和爱情,本来也是美好的,可如果陷入执念,历经苦难依然求不得的时候,还不能放下执念、放过自己,要么就会产生怨天尤人的嗔念,要么就会陷入求不得的痛苦深渊。
佛是悟道之人,是无上智慧的最高象征。我们要做的是向佛学习智慧,而不是与他老人家谈一场交易:我给你烧个高香,你保我考上大学。佛要是如此好收买,还会放弃王子的地位出家修行吗?更为讽刺的是,佛是希望你放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你却还来要求佛保佑你长命百岁。你说,你这样做是不是让佛也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