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小思]距离素养,我们的课堂还有多远?
[大德小思]距离素养,我们的课堂还有多远?
三科教材统编后,《道德与法治》以全新的面孔替代《思想品德》成为初中政治教材,勿庸讳言,新教材有许多优点,比如 一是从内容看,新教材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彰显时代感、重视生命教育等。 二是从编写体例看,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符合2011年版课标精神,落实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是从版面设计看,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四是从栏目设置看,新教材的独特之处在于设计了众多小栏目,为教学搭起了“脚手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在正文和辅助文中引用了很多经典古诗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令人遗憾的是,面对新教材,我们许多老师仍旧沿袭老路,不知变通,忽略思品教学的核心要义和根本目的,仍以应试为目的,把原本鲜活生动的内容“提炼”为一个个知识点,有的还不惜引经据典,补充一些概念定义,让学生背诵记忆。于是乎,道德与法治演变成了道德说教与法律条文的综合体,根本无法让教材走向学生的真实生活,更遑论走进了。至于拓展与延伸,也往往是纸上谈兵,还谈何情感体验?
荀子在《劝学》中把学习分为“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小人之学的特点是”入乎耳、出乎口”,不往心里去;君子之学不然,他是“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不仅要往心里去,而且要“布乎四体”、是要体现在行为上的。荀子批评小人之学仅仅是做在口耳之间的“四寸之地”,是为了在他人面前“作秀”而学习;而君子之学是为了“美七尺之躯”,是出于修身的需要。所以,只有当知识进入你的本体、渗透在你的生活与行为之中,内化为你的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称之为素养。知识与素养之间的差别非常重要,知识向素养的转化则尤其关键,值得我们反复球磨,认真思考。一旦想明白,你就会知道光有一些所谓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距离提升素养,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多远?
[大德小思]距离素养,我们的课堂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