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
01
近两年家里的书籍猛增,以至于我有了个新的目标,想要一个四面陈列书架的大平米书房。
不为装X,只是内心的渴望,一想到拥有那么大书房,心里就觉得无限满足。
其实我从小就喜欢书,这个喜欢,也不是绝对的狂热,只是喜欢而已。比如小时候,去外婆家玩,我第一眼看到的总是书而不是玩具。在比如,我不喜欢逛街,喜欢逛书店,曾经一度想住在所在城市图书馆旁边。
大概,我们对某个事务的热爱,在人生中某个时期总会向更高层次转变吧。
就像爱一个人,刚开始时,你爱TA的明媚的性格或者花一样的容貌,某一天你发现,TA居然有另一种趣味,居然有你所不知的另一面风情,此时,你更加沦陷在爱里,你不止爱TA的人,还有那灵魂。
对于看书,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年少时,读书是我的乐趣,消遣,小小的欢喜事物而已。
因为学业枯燥,总想在学业之外找另一方天地,于是对形色的书感兴趣,也有那个年纪的伤春悲秋,多愁善感的情愫,于是青睐宋词,喜欢琼瑶,三毛,张小娴。
大学时期去图书馆自习,大部分时间也都贡献给了小说,说实在,正儿八经的书没看多少,但走马观花的阅览确实充盈了我的课余生活。
岁月慢悠悠地走远,从来没有思考过的人生注定会陷入迷茫、困惑、困顿、不安。都是无法消解的愁。
空白的人生中阴云重重。
好像除了看书没有别的出口,但很庆幸还有个出口。对于读书这件事,再也不仅仅是兴趣,而是知音。
读书也不再是消遣,而是走心。
我开始阅读广泛,不再拘泥于某种类型,大量买,大量读,心理、管理、文学、传记、甚至工具书,甚至童年记忆深刻的某本书。
承蒙自小爱读书的兴趣,我也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所悟记录下来。
这也算是我喜欢读书的更高一层转变,从喜欢到深爱。
02
有了孩子后,我很少给他买玩具,但给他买大量的书,从半岁起,我和家人开始给他讲书,他听的津津有味。
有时候闹觉或者生病不舒服的时候,讲书是唯一安抚他的办法。
他渐渐长大,开始缠着我们给他讲书,讲的多了,整本书甚至能背诵下来。有时候也能独自阅读半小时,沉浸在自己的天地。
专注,真是太美妙的瞬间。让人不忍打扰。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我觉得,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随意行走的时候,读书时最大的帮助。
世间的万物和百态,我们都可以在书中看到,读到和感知。
读书,也是一种最廉价的丰富人生的方式。
我们总可以为孩子选择我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生活。
当然,什么是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机制。而给他读那么多书,到底有什么用?
其实就三个字:无所谓。
任何事情,一旦沾上功利主义,便会得不偿失。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从小就背负着爸妈的梦想而去读书,也不希望他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我们总是要通过某个事物来认知世界。
比起其他,我更愿意他通过阅读和行走来认知这个世界。
03
许多年过去,那些曾经在书中得到的感触早已消失在风里,一度我也以为,读那些乱七八糟的书对我并无影响,但其实早已潜移默化。
小时候讨厌上学,不喜欢学习,但我还是顺利完成学业,因为我在书中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我开始有梦想。
我骨子里充满叛逆,但在叛逆的年纪,并未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因为我看多了各种叛逆的故事,所以并不会再去尝试。
当年读莫言,读王小波,看到脸红心跳的露骨情节,懵懂中了解人性的复杂,爱与欲。读伦理小说,读侦探小说,我惊觉这个世界的离奇。
这大概是三观被不断刷新并重建的过程。
我没有引路人,没有人生导师,好多我人生的准则都是在跌跌撞撞中获得的,当然,这跟读书不无关系。
托上帝的福,我的人生并没有太多狗血的剧情,没有遇到过渣男,没有经历过大悲,虽然些许坎坷,但我依然感恩,有善良的父母,有善解人意的公婆,还有相互理解的爱人。
而上帝不是别人,正是一路走来指引我前行的文字。
这样的人生大概也是我潜移默化的选择。
04
当然,喜欢读书并不一定会取得某种成就。
在古代,“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人似乎不受待见,这是受大环境影响。
即使在如今,大多数人依然追逐“铜臭味”,而我也并不能免俗。
而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成功人士并没有读过几本书。
读书多和财富之间并不能画等号。
只不过,在现阶段还真是这样。
“微信风”拯救了多少能写的文人,一时间百花齐放,各种书籍销售异常火爆,有种不太真实的繁盛感。
谁都知道,只是因为利益驱使。谁都不知道,这种繁荣能够坚持多久,如果没有任何利益,还会坚持读书吗?这才是检视的标准。
大概也只有真正坚持读书的人才能体会到读书的好处和收获。
起码,读书使人向善,生而为人,我们有基本的分辨力,而书中的阴暗和恶,我们总会不自觉自我摒弃。
如果真要问我,读书有什么好处,它的好处延伸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到你的气质里,你的血液里。
而可能会达到这样的人生状态: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
这份豁达,是读透人生后的睿智,好喜欢。
我还想说,没事的时候多读几本好书吧。若不喜欢读,就不读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