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与邮戳古代文化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中国第一套普通邮票背后一波三折的故事

2017-08-17  本文已影响368人  d0fdb328d08b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邮票」早已失去其实用价值。

还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怎样写信,信封格式怎样写,怎样贴邮票,这都是考试的必修内容。

而如今的孩子们,知道邮票怎样用的,恐怕不多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中国的第一套普通邮票。

1897年8月16日,光绪帝御准开办的「大清邮政」,第一次正式发行邮票。

就是这套「清蟠龙邮票」,全套共12枚,面值从1/2分到5元,邮票上印有英文「“IMPERIAL CHINESE POST”(帝国中华邮政)」字样。

日本版蟠龙邮票

这套邮票,在收藏界还有个名字,叫做「日本版蟠龙邮票」。

这是因为,这套邮票由日本筑地活版印刷所承印。之后又再版了两次,转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印制,这两版,被称为「伦敦版蟠龙邮票」。

为什么我国的第一套邮票要由国外的印刷商印制呢?

我们还得从更早讲起。

前文提到这套邮票时,我特意标粗了「普通邮票」这四个字儿。

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早在1878年,中国就发行了一套「大龙邮票」。

海关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薄纸版

这个时候,清朝的邮政系统并未建立,这套邮票的发行单位是「清政府海关」。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了解,鸦片战争之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海关的控制权并不在清廷的手中。

当时担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找到李鸿章,提出由海关试办邮政的想法。

李鸿章同意了——事实上,也由不得他不同意。

这套邮票原本也计划由英国的印刷商承印,不过由于时间紧迫,改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刷,版模为铜板,由雕刻家手工逐枚刻制。

这套邮票发行后,市场需求极大,很快一销而空。而后又赶制了好几批,每个批次用纸、用墨都有不小的差异,也造就了不同版本的「大龙邮票」。

阔边版大龙邮票

不久之后,大龙邮票的印模也逐渐磨损,不堪再用。1885年,清海关又发行了一套新的「小龙邮票」。

海关第二套邮票「小龙邮票」

仔细观察这套「小龙邮票」可以发现,邮票上的中文写的歪歪扭扭,而英文和数字都非常专业漂亮。

显然设计这套邮票版模的并不是中国人——我们根本无从知道它的设计者是谁,大龙与小龙邮票的确切发行时间我们也不得而知。

无论「大龙」还是「小龙」,虽然标记着「大清」字样,实际上与清廷并无多大关系。

中国人寄信,外国人赚钱,这种奇葩事儿,能忍吗?

这就是为何光绪要办「大清邮政」,发行这套「大清蟠龙邮票」。

问题又来了,那个时候的中国,工业极为落后,够规模能够承印邮票的,也只有海关把控的那几家印刷厂。

这是要从海关嘴里抢肉的事儿,拍脑袋也能想到海关的印刷厂不会接这个单。

好在邮票这东西体积不大,首版找了日本的印刷所印制。

去日本印刷,虽然挺折腾,至少还不算太远,为什么后来又换成万里之外的英国印刷商呢?

这是因为,这帮日本人,他们把邮票印错了!

前文提到,这套邮票的图案上有英文「“IMPERIAL CHINESE POST”(帝国中华邮政)」字样,仔细琢磨琢磨,这个词儿通顺吗?

按照原版设计,此处的文案应该是「“CHINESE IMPERIAL POST”(中华帝国邮政)」。

以那时清廷的怂样,这套邮票的尾款应该还是结了,不过第二批还是不敢再让日本人印了。

【左】 日本版蟠龙邮票  【右】 伦敦版蟠龙邮票

这套日本版蟠龙邮票,也被称为「日本版蟠龙变体票」,只发行了几个月就被伦敦版替代了,流通不多,非常珍贵。

这就是中国第一套普通邮票「清蟠龙邮票」的故事。

这张小小的邮票上,有着整整一个时代的缩影。

这也是集邮的乐趣所在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