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父母的智商,才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

2019-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傅踢踢

这两天刷微博,看到一个视频。

刚开始我还以为,这是让一群小朋友来翻找夹在书里的钱。要不为啥每个小朋友身边都站个大人,一幅草木皆兵的样子?

后来看说明才知道,这是一套全新的“学习方法”:量子波动速读。

掌握了这套魔术吧,一分钟就可以看完一本10万字的书。皇皇二十四史,泱泱四大名著,都不用熬个整通宵,就全看完了。

这种超能力多少钱呢?只要三万块,全场三万块,跟老师学10次,受用一辈子。

看到这里你肯定笑了,蒙二傻子呢?

先别急着乐,别忘了这些聚精会神的孩子背后,可都是如饥似渴的父母。

孩子是无辜的,但交智商税的父母,好像只有一个词可以描述:“韭”由自取。

“鸡娃派”总在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有些父母的智商,才是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根本原因啊。

小小年纪的孩子,不仅要面对复杂的世界,还要屏蔽弱智父母的干扰项,这是招谁惹谁了?

虽然“量子波动速读”是肉眼可见的谎言,但保险起见,我还是做了一些功课。

这种速读方法的原理号称是利用高感知力量进行量子波动速读,通过快速翻阅在大脑中呈现动态影像,这样就可以在1-5分钟看完一本十万字左右的书,然后成功复述出来。

有一个说法是,量子波动速读起源于日本,可见环球同此凉热,哪儿哪儿都有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父母。

和所有骗术一样,量子波动速读也紧紧抓住了人的心理。

它的理论依据是量子纠缠和光的波粒二象性。直接给你上高深玄妙的量子物理,记得多就是方法得当,记得少就是天资有限,薛定谔的速读,就问你怕不怕?

大多数没有接触过高等物理知识的父母,就会将信将疑,甚至倾向于宁可信其有。

无知让人怯懦,怯懦让人盲从,人在面对未知的时候通常愿意相信那些好的可能性,并且不断将之合理化。

信量子波动速读的父母,不就是二十年后跟公众号学养生阶段的大爷大妈吗?

另一个“巧妙”的点是骗局的金额。

3万块,不多不少刚刚好。便宜了,显得廉价,配不上量子力学的身份。贵了,拿不出来,忽悠再多也不下单。要是还有心疼钱的“韭菜”,你看我们分10次,一次只要3千块,是不是一下子又好受很多?

好受就赶紧掏钱,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毕竟全世界的孩子都等着我们量子波动速读去拯救呢!

物理只是幌子,心理才是本质。可身陷局中的父母,旁观者又怎么叫得醒。

也许有人要问,这种智商的父母,凭什么能拿出给孩子报班的3万块?

人各有异,也许是家境好,也许是裤腰带勒得紧。

想让孩子有出息,希望孩子多读书多长见识,指着孩子考高分上好学校拥有成功的人生,这些是为人父母的爱。

可是爱不应该成为愚蠢的托词。如果已经成年的父母都轻易地到处当韭菜,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有多少能够逆风翻盘?

原生家庭决定了一个孩子的高度。这个说法虽然有点绝对,但大概率是有道理的。

我以前看过哈佛博士后查克里·肖尔写的一本书,叫《聪明人为什么干傻事》。

它讲的是真正的聪明人,为什么会陷入失败或者窘境。比如发明交流电的为什么不是爱迪生,IBM那么大的企业为什么会被自己拖入泥潭等等。

肖尔的解释是,很多聪明人身上,也存在普遍的决策误区和思维盲点。比如害怕人前示弱,比如相信一劳永逸,比如以为所有人都想自己一样思考等等。这些误区和盲点限制了聪明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只有不断打开心灵和眼界,才能更新迭代,永远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

聪明人尚且如此,普通人就更应该保持开放。可偏偏有些父母,不肯下功夫催使自己进步,又想在孩子身上走捷径。

可惜啊,成功真的没有什么捷径,而是靠方法,靠坚持,再靠一点运气。想把孩子养育成精英,却不肯手把手地言传身教,一位位地遍访明师,跑去迷信什么“量子波动速读”,又没常识又贪速成,不割你割谁?

谁不盼着子女好?但落实育儿的宏愿之前,希望父母多照照镜子,逼逼自己。

你的水平,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