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笔记读书让生活美好

1222 跟用户一起玩才好玩

2025-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陆不弃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1222/1300 天

你好,我是陆不弃。

今天继续分享《小米创业思考》这本书的精读感想。

【摘录】

01.

互联网为我们与用户接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是也要看到,信息沟通的便利并不必然带来情感纽带的增进。

我们永远要寻找最高效触达用户的方法,但更本质的是要和用户的心无限接近,赢得用户强烈的认同。

接上互联网,注册一个社交账号,和用户聊上天,这些都不难,难的是十年如一日坚持跟用户沟通,坚持用真诚打动用户,和用户真正打成一片。

02.

2014年,我在一场海外发布会上的几句英语寒暄,被B站用户做成了鬼畜视频,在国内大火。我刚看到时感觉有点奇怪,但很快就释然了。

我说,既然这个视频这么火,说明这可能是新的交流方式,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于是,我们制作了第一支B站视频,向年轻用户们问好,坐实了我的“歌手”身份。

“R U OK”也成了小米的一个梗,经久不衰。

03.

在所有和用户交朋友的动作中,我最在乎的只有两个:

第一,我们能不能做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让用户愿意排着队来购买;

第二,用户用了我们的产品,是不是愿意主动向朋友推荐。

【感悟】

国内企业玩营销,没有几个企业家能跟雷军一样,真的玩出圈来。

很多企业家,要么是端着,放不下架子。

要么是关注自身和企业更多,反而忽略了用户。

要么就是营销思维上过于依赖专业,在求稳健中变得保守。

而反观雷军,真的是拿着一个爽文男主剧本,常年在营销上出圈,企业越做越大,咖位越来越高,可是公众舆论场里,他依然是真诚友好亲民的形象。

背后的区别在哪里?最大的区别,在于如何对待用户,如何与用户互动上。

在雷军看来,社交账号、传播形式,那都是载体。

最重要的是用平等对待用户,用真诚打动与用户,真正的和用户玩在一起,真正做到和用户打成一片。

如果能跟用户玩到一起,他自己豁出去都在所不惜。

在《小米创业思考》这本书中,雷军主动提到了他那个“R U OK”的网络热梗。

当时网友自发制作鬼畜视频,呈现病毒式传播现象,换到别的高大上的公司,可能就要全网平台投诉,甚至给制作者、传播者发律师函了。

可是雷军并没有,小米并没有这么做。

虽然起初,雷军也懵,不清楚有什么好笑的,为什么这么火,但他很快释怀。

释怀后从用户角度看待这个现象,他觉得既然这么火,那应该是新的交流方式出现了,不如主动制作B站视频,跟年轻用户去交流、互动。

不得不佩服这种跟用户交朋友的心态。

对于雷军而言的新发现,接近用户的新机会,在品牌公关部门看来,风险大于收益,即便有一些想法创意,很可能也被企业体系化的风险防控及繁琐的流程给耗没了。

在雷军自己的坚持下,小米制作了第一支B站视频,主动加入网友们对“R U OK”热梗的狂欢中。

这样的做法,就是雷军自己说的,为了能和用户玩到一起,他自己就豁得出去。

不同位置考虑不一样的事情,品牌公关更倾向于考虑品牌形象、舆情及美誉度,这么做情有可原,不过相比与用户靠近、打成一片来说,宣传上的风险,以及是不是还有热度、有什么传播效果,都是处在次要地位的。

真诚而主动地接近用户,跟用户一起玩,不脱离用户独美自嗨,这是底层逻辑,可以看作是第一性原理,而之后的企业及创始人的形象、舆情、风险等,也就可以抓大放小了。

这样靠近用户,与用户玩到一起的做法,雷军坚持在做。

小米经过几年煎熬终于造车成功,最初交付的时候,他亲自为用户开车门,则是最新的示范案例了。

可以说,是为车圈的霸道总裁们上了一堂示范课。

不管是国外品牌还是国产品牌,没有哪家用这种互联网用户思维去跟自己的用户交互过,而雷军却放下大企业家的身段,亲自去做,还不是象征性的给一位用户开车门。

如此不端着、交朋友的心态及做法,营销玩出圈是必然的。

包括近期小米汽车事故造成全网舆论风暴,起初没有动静后,雷军亲自下场在微博上表态,表示不能再等下去,不惜以个人发声应对舆论狂潮,也是基于这种理念的做法。

他知道自己的IP意味着什么,也知道网友们、用户们、竞对及社会上,大家都在关注着什么。

敢于直面问题,敢于亲自发声,不玩失踪,殊为不易。

好了,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