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行
庐山之行,短短4天,乘坐的大巴车也不过是在庐山四周的景点转悠。随时抬头,便能看到蓝天白云底下碧绿绵延不绝的庐山。妈妈也总说,山水风景不过都是如此,要认真论起来,也无太大区别。要说巅峰入云,不如泰山;如论奇峻,比不上张家界,若比秀美,不及黄山。庐山作为三山之一,无法与五岳媲美,既算不上奇,也称不上险,能够名扬天下,除了云雾缭绕的朦胧美,大概还有依托了政治和历史的原因。 这也可成为另外一种美的含义。
中国人喜欢瞻仰历史,喜欢好意头,即便景观本身并无什么出奇之处,也能通过口口相传成为令人神往的妙地。不论是由毛泽东在仙人洞外抒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壮志,还是白居易在花径园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的赞美,抑或李太白仰望三叠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叹,庐山的每一处张开的毛孔都灌满了历史如铅般浓厚的味道,其释放出的令人遐想的力量是无穷尽的。 可是相对比起来,我更喜欢站在险峰上那种居高临下的凌云之感。往纵深望去,脚边便是一颗颗笔直蓬勃、其雄壮的生命力如誓要刺破天际的大树,但与你相比却也仍在低处。你能够挺直身板站在众山宽厚的肩膀上,俯瞰的是万千勃勃生灵,听到的是贯穿天地、云飘鸟鸣、风动水流的雄迈彻响。往遥远方望去,茫茫一片苍劲的绿色如同地表浮出的久违底色,隔绝了钢筋水泥的灰色空间,浮动在这空中的青翠才是大山真正的能量之源。身躯越是不断接近山峰,每一个迈出的步伐所超越的空间,也就越宽广,仅仅一步,就跨出了人世间的百米之余。当达到山峰之巅,云雾下的世界便尽在掌中。掌中指节之间的距离产生的所谓矛盾、纷争、恩怨,也不过毫厘之渺小。宇航员在太空中翻个跟头,就翻过了人间匍匐在地的万里长城,险峰带来的万千里云海的眼光和高度是任何美景都无法相比的。其他的风光云云,不过尔尔。
我也更爱花径园那株花叶交错的紫薇花。据说紫薇花是娇羞害臊之物,因没有树皮,只要轻抚其树干,树枝便会微微颤抖,甚至会发出微弱的“咯咯”响动声。虽听过此种说法,但初次相见,我并没有尝试去抚摸它。树枝上的紫薇花那么明媚娇憨,若是颤抖了,大概也不是因为怕痒。毕竟山寺桃花始盛开,花径紫薇东气来。相对比而言,我也更敬仰去往三叠泉蝴蝶谷途中四面环绕、傲然屹立的铁壁山。这个名字实在太形象了,它真如带了一个铜铁面具,没有多一丝丝的表情,如同一个铁面无私的父亲,用怀抱构建出一个瀑布奔腾细泉长流的山谷。其伟岸,不论你是往下走或往上爬,往前眺或是往后看,它都在那里,保持同一个姿势,同一样表情,坚定、坚毅,散发出看透生死看穿古今的魄力。静止,有时比奔腾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诗仙寻觅到的是静谧的庐山活泼奔放之处;而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相传黄龙山谷中,两条桀骜不驯的黄龙乌龙时常争斗,引动山洪暴发,周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后彻空禅师云游至此,运用法力将二龙分别镇在黄龙潭、乌龙潭中。又因黄龙潭被被称为“好运潭”,故有“黄龙潭里洗洗手,老人活到九十九。黄龙潭里洗洗手,好运随时跟你走。黄龙潭里洗洗手,坐在麻将桌上无敌手”的说法,因此在黄龙潭戏水游玩的大人孩童熙熙攘攘,都只盼能至少沾点好运气。只是可怜了那乌龙潭,相对比起来真是“门可罗雀”,独自宁静地川流在山谷之中。它的山泉其实同样清澈透亮,水岸边水底下大块的黑石被冲刷得平滑,鱼儿如浮游在空灵之中。也有零星的游客坦然地脱下鞋袜,将双脚浸入凉爽中,享受片刻静谧。黄龙乌龙,不过源于每人各自心中的评判罢了。
在锦绣谷,导游领我们去往险峰时,途经一处向外伸展的悬崖,耸立在两旁的松柏郁郁葱葱,这是所谓的“天桥”。其为何名扬天下,据传当年朱元璋在鄱阳湖与陈友谅交战兵败时,单骑逃至此处,前是断崖,后有追兵,绝望之际仰天长啸:“天真要绝我!”话音刚落,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在此绝壁之上化为一座天桥。朱元璋大喜,立即飞马而过,可后面追兵也要踏上桥来,朱元璋不禁想道:“要是桥断了该多好啊。”桥果真在朱元璋经过之后便断了,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断桥。导游还故作神秘言:”这仅剩的断桥上还留有朱元璋当年飞马而过时留下的四个马蹄印儿,要是能够找全,那么孩子们都能学业有成。所以找到了也别声张,自己知道就行了。“我哭笑不得地看着游人们像扫地雷般侦查着那不足几平方米的断桥,讶然如此神化了的传说竟也有人趋之若鹜地相信。但是仔细一想,其实这也是浪漫的一种。 若无这些丰富的传说和想象,人们也就抓不住与悬崖峭壁、深林浅潭,与大自然共同呼吸的节奏。毕竟如今的人类已离地气太远,只能通过古人的手掌和双脚,通过他们的眼睛和心灵,才能回到自己曾经熟悉的环境中去。但是自然一直都并非变化莫测,如同铁壁山,它不是冷血无情,而是严肃认真。 那天中午登上了含鄱口,看到了那座美丽的亭子,红蓝相间,应该新漆不久,却十分眼熟。经导游提醒,才发现这里原是《庐山恋》其中一个取景之处。个人觉得,庐山的所有旅游业中发展得最成功的便是电影《庐山恋》。竟然会有只用一部电影就能撑起一个电影院运营几十年的奇迹,可见集体怀旧和回忆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当一个事物拥有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它将愈发流光溢彩,从一个人的胸口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胸膛,被酝酿在其中的光与热又吸引着更多人去靠近,去拥抱。仿佛当年的男女主角,陪着我们每一个人,又重新游玩了一次庐山,每一个不起眼的景点,都成了浪漫和值得怀念的角落。
电影中主人公的一些台词和表情,甚至是情感,在如今看来确实太过简单稚嫩,也可以说是夸张,可不知为何偏偏就能够让人不自觉地进入到那个纯净美好的世界。真正纯净的力量,和大自然一样,是可以令每个时代的人都动容的。如今,我们不再随便提及梦想一词,仿佛那样不够谨慎,甚至“梦想”成为了选秀节目上每个人掉眼泪赚共鸣的杀手锏,在现实生活中却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我们小心翼翼地怀抱自己的小私心小幸福向前走,不再轻易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与民族联系,那样会显得很蠢,很愚笨,甚至不过“假大空”,这些在那个并不遥远的年代却是被那么自然地坦露出来。同样是烟波飘渺的如琴湖,同样是那片寂静的竹林,同样是追逐爱情和理想的心,摄像机那一头的世界,胶片里的那个世界,却好像和我们隔了有几千年的光阴。其实,外面的世界,外面的风光改变了多少?不断变化的,不过是翠绿云海下这片灰色的空间。明明只过去了几十年,人类竟老得这样快。
风光,犹在,人心却飘散。仅仅几日,风光成了被尝鲜的对象,但人眼之迷惘,又该是思念那灯红酒绿的世界。叹的是人心已不净也不静,无限风光不在险峰,是谓在人心之中。桃花盛开非山寺,白居易自有泪落青衫的柔情,哪能觅不到春天的足迹;银河非从九天来,李太白早有不视己为蓬蒿辈的豪气,故山丘小河在眼中也是蓬莱仙境。均在人心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