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19
现代许多心理发展研究与课程论都是建立在皮亚杰理论基础上的。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基础上,将生物学的原则和方法引入人类发展的研究中,形成了迄今为止极具影响力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他的发展理论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在皮亚杰看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促进了其内部心理结构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简单地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新的事实和思想,而是涉及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皮亚杰认为智慧是有结构基础的,而图式就是他用来描述智慧(认知)结构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皮亚杰对图式的定义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全部遗传图式的综合构成一个初生婴儿的智力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机能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儿童通过同化、顺应及平衡化作用,使得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2)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 岁)②前运算阶段 (2~7 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④形式运算阶段(11 岁至成人) (3)关于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皮亚杰提出四个基本因素。①成熟②练习和经验③社会性经验④平衡化(4)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影响。
在第25章,《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一章节中,,文中说到学习者是“活动式探究者”、“意义和知识的建构者”;而档案袋评价正是把握“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和推进“学习网络”的有效手段。这种档案袋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开始推行开来的,既是归纳学习者的学习、表现与交流,也是学习者和教师评价多元的素材。
合肥七中校园网上曾有学校部分老师的成长档案袋,我觉得非常好,是对老师成长轨迹的一个记录,但是遗憾的是不管是对老师的成长,还是在对学生的学习轨迹中,都不够跟进。现有档案管理中,学生毕业之后只有一张成绩表和一份团籍资料,不能全面记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轨迹,并记录反馈数据。当一个学生的档案评价袋里,既有学生参与又有老师参与,能够通过数据和过程去督导学生成长,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