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一出喜剧幕后的个人悲剧和时代丑剧

2021-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少阳学者

毛遂自荐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并被作为人才有勇气自我推荐的不二典范。

然而细品一下这个故事就会发现,抛开故事的喜剧结尾,整个事件其实是一桩彻头彻尾的大悲剧。

按照《史记》的记述,毛遂出场的背景是:长平之战赵军战败,秦军围困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苦撑两年不能解围,于是决定派平原君去楚国搬救兵,平原君决定在门客中挑选二十个随从,一同前往楚国谈判。

奇怪的是,平原君门客几千人,竟然挑不出才能卓越的二十个人,选来选去只凑了十九人。

这个时候,才出现了毛遂自荐一幕。

根据毛遂向平原君自我推荐的口才,以及在楚国讽谏、逼谏楚王的才智和魄力、胆识,我们知道他是这二十人中的佼佼者。但是,为什么他寄居平原君门下三年都没被发掘,为什么在招募随从的海选中他落选,他是不是还曾多次递交自荐信都石沉大海?

这些疑问,至今都是个谜。

或许就跟今天的职场求职类似,毛遂先生的简历没有经过专业机构的包装,既不显能力也不显业绩;或许毛遂的专业不对口,资历不深厚,也不是出身名门,难入上级法眼;又或许在某些人看来这是一次光荣出差、立功表现的机会,人选早已内定。

无论如何,在自荐之前,上至平原君下至门客,几乎没有人认为毛遂是个人才。

毛遂自荐,反衬出平原君徒有虚名——尽管他以“养士”闻名。

门客数千,对这些人的才能、特点却并不熟悉,事到临头才想起来抱佛脚,这不正说明平日招揽门客只是为了装裱门面吗?

如果没有毛遂自荐,就凭平原君自己的眼光挑选的那十九个随从,出使楚国是否能完成搬兵的救国重任都不好说。

毛遂在平原君门下混了三年,都没被发掘,而他来投奔平原君的时机恰好是决定赵国命运的公元前260年。

长平一战,赵军损失了45万主力,从此一蹶不振。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以来,秦、赵两强并立四十多年的局面一去不返。

而给赵国带来如此巨大灾难的,大多数人归罪于赵括,但真正的始作俑者却是贪婪、短视、自私的平原君赵胜。

当时,秦军攻打韩国,被孤立的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奉命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想拱手送给赵国达到借赵国之力抗衡秦国的目的,这样一个烫手的山芋、有毒的馅饼,平原君以不要白不要、廉颇能够守住为由建议赵王接收上党郡。

正是这一时贪念,引发了长平之战。面对善于防守的廉颇,秦军无奈使出离间计,赵王听信谣言要换掉主将廉颇使用赵括,此前极力劝说赵王接收上党郡、确信廉颇能够坚守的平原君,这个时候并没有出面据理力争保住廉颇,劝说赵王不要临阵换将。

假设当时毛遂已经被平原君重用,会不会谏言平原君以国家利益为上、拼死劝谏赵王不可撤换廉颇呢?

一切皆未可知。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身份显贵的平原君实在谈不上有什么识人之明,这或许就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事实上,春秋战国的很多故事,都隐藏着这种时代的悲哀。

就拿卞和献玉和滥竽充数来说,卞和真的是怀瑾握瑜,屡次将它进献楚王,前两次都被认为是拿石头愚弄国君,结果被砍去双脚。而那个根本就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呢,却能混迹齐国宫廷乐队十九年,不学无术、工资照领。

另一个以养士闻名的孟尝君,也是门客数千,却充斥着鸡鸣狗盗之徒。固然孟尝君逃离秦国时,鸡鸣狗盗之徒起了关键作用,但对整个国家又有什么裨益呢?按照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的结论,正是因为门下都是鸡鸣狗盗之徒,导致真正的人才都不来投奔。

人才需要自我推荐才能得到上级的赏识,这本身就是对上级识人用人眼光的一种否定。即便是身处高位的人有识人之明,也存在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发掘人才究竟是要依赖领导者的个人眼光,还是更需要一套公认的人才认证流程和人才选拔机制呢?

不可否认,前者的作用力在当今中国社会依然发挥着绝对举足轻重的效力。优汰劣胜,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尸位素餐,比比皆是,除非遇到大型危机,很多团体甚至分辨不出谁是南郭处士。

这样的群体,一旦在非常之时遇到非常之事,还能保证一定有一个长期被埋没且不离不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毛遂吗?万一这个遇到人才自荐的领导还熟谙厚黑学,深知即便此人真是人才也不能予以肯定,因为会彰显自己识人乏术,那就​大大不妙了。

毛遂,手持照妖镜卒使小丑现形之​捉妖者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