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散文特辑芳草集

《东山》之后

2021-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映山红_

读罢《诗经》里的《东山》这首抒情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脑海里不断搜索,很自然地想到了它——《十五从军征》。

《东山》这首诗歌表达了一种厌战情绪。诗歌的第一章写征人对自己能够从沙场上生还,感到欣喜不已。一听说自己要离开征战已久的东方,心儿就飞向了远在西方的家乡。第二章通过真人内心的想象来讲述珍人走后家园荒芜的现状。第三章写他想象自己与妻子正在为思念他而叹息。第四章则回忆三年前新婚时的情景,设想着重逢的欢乐。作者层层递进,把征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情,充分地展现出来。

诗歌通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反对战争的思想情感。诗歌运用的寓情于景的手法,细腻传神的刻画出了征人在回乡途中,复杂的内心活动和对和平生活的热烈渴望。

朦胧的细雨所形成的阴郁气氛,与诗人忧郁、惆怅的心境,完美的结合,令读者的心灵也随着诗人的哀怨而严重起来。至少,在这首诗歌里,我们看征人所流露的感情,都是满心的欢喜。

如果说,《东山》还给我们以美好的期待,那么《十五从军征》则完全是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可以说,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这首诗歌,作者的手法更残忍一些。除了有征人回家前美好憧憬,更多地表现现实生活的残酷。有半路上遇到邻居,其转述征人家中凄凉情景,有回家后,征人看到家中残破不堪、杂草丛生之景。还有征人扶门东望,独自黯然伤神的景象。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十五从军征》的文学地位远远要高于《东山》。很显然,《十五从军征》是《东山》的继承与发展,它在《东山》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将作者对战争憎恶,对农民的同情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长江后浪推前浪,文学作品更是如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