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丽之宴》《在路上》——像我这样迷茫的人,世界有多少人
最近看了两本书,木心的《鱼丽之宴》,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凯鲁亚克1922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曾以橄榄球奖学金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大学二年级退学从事文学创作,并辗转于美国海军和商用航运公司等处,《在路上》于1957年问世,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1969年凯鲁亚克在佛罗里达圣彼得堡去世,享年47岁。
《鱼丽之宴》《在路上》——像我这样迷茫的人,世界有多少人木心1927年出生于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当代作家、画家,《鱼丽之宴》是他的一本散文集,也是他“答客问”之类中的某些选篇。2011年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同时读完这两本书,我也是有点惊讶,然后突然莫名感到这两本书在某些地方颇有相似之处。再仔细想其中缘由,大概因为前不久去了杭州,抱怨西湖没什么看头的时候一位朋友在朋友圈的回复让我很是惊讶,又想起来他是极为喜欢木心的,回家后便趁热打铁想把木心的这本书哪怕是囫囵吞枣也要快点看完了。
正直金秋九月,朋友圈里一位素未谋面的网友结束了旅居西藏的生活,一路走走停停去了新疆,众所周知新疆的秋天是极美的,单单是朋友圈里的照片视频就让人神往不已。
有时候觉得这位朋友发的文字很有趣,后来发现是凯鲁亚克的书,就顺手买了来看。
看来这世间的缘分,都是有缘由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缘分。
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行业,年轻人对于未来的迷茫都是相似的。
“人家出洋留学,法兰西、美利坚、红海地中海、太平洋大西岸,我只见过平静的湖。”——《鱼丽之宴》
这句话,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都表达了一个意思,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青年时代都曾向往着未曾到过的远方,似乎那里有我们枯燥无味的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空气会更沁人心脾,不知道是不是连盐都有不一样的味道。
《在路上》,它的作者被称为美国垮掉的一代,似乎每一代人上了年纪就突然有了资历评价他们眼中的年轻人,我们也曾经被称为“世界要垮在你们九零后手里了。”实际上世界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着,十年根本无足轻重。
但每个时代似乎都有人忍受不了迷茫,忍受不了无趣,站了出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探险家们。
就像是每个班级里都有好好学习的乖孩子,也都有调皮捣蛋的坏孩子。乖还是坏,都是别人定义的。长大后也都有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工作的人,也有总是不满足于现状爱瞎折腾的人。要做哪一种,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选择没有高下,也没有对错,只在于能否真的得到内心的安宁。
小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个作者,笔名叫做安宁,很奇怪,每次读TA的文章,都会像是TA的名字一样,让人觉得内心无比安宁,那个时候就体会到文字真的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最近听到一个理论,就是说一个人的焦虑,其实来源于对于未来的不可控感。
但是这个世界瞬息万变,又有什么是可控的呢,唯一能够控制的唯有我们自己吧。
所以有的人不断向外扩张,其实不过是为了探索自己的边界。
向外要和这个世界和睦相处,向内能够和自己的心灵坦诚相对,回首时问心无愧无怨无愧,面对前方的一切能说一句未来可期。
有的人是小鱼,给他一个池塘能在夏天看荷花开,在秋天听秋雨落下。小鱼就觉得很快乐了。有的人是海鱼,如果把他困在池塘里,他就很难受,也许也能存活下去,但是他不会开心。
有的人醉心于艺术,有的人流连于流浪,有的人就喜欢家庭生活,有的人非要浪迹天涯。
无所谓好坏,如果每个人都按照相同的模式千篇一律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这个世界岂不是少了很多颜色。
找到自己的路,坚持下去,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