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即公历1587年,西欧历史上是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中国在这一年发生了什么?这一年在历史上又有什么关系因果和深意?跟随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来一探究竟。
万历皇帝朱翊钧,九岁登基即位,自此开始履行皇帝的职责,除了临朝处理政务,还要学习经书、书法、历史三项功课。年方十岁,书法就已取得很大的成就,能书写径尺以上的大字,但被当朝首辅也是他的授业恩师张居正劝谏。张居正上奏万历皇帝,认为艺术的精湛对圣君明主治理天下无益,像陈后主、隋炀帝、宋徽宗等,沉湎艺术之中以致朝政不修,有的还受亡国的惨祸。随后,小皇帝日课之中仅留经史两项。公历1587年,这一年,万历皇帝二十四岁,登上天子的宝座却已经十五年了。
申时行,富商之子,其祖父从小过继于徐姓舅家,故幼时姓徐,二十七岁殿试第一名,高中状元后认祖归宗姓申。多年的官员生活,早使申时行对朝政有自己深刻理解和认识:帝国在体质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上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朝廷最大的任务是促进文官之间的互相信赖和和谐,此亦即鼓励官员士气发挥精神上的力量。申时行通过自己的诚意,坚持调济折中原则,使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具有诚意,只有这样才能上下一致使得大明帝国得以维持正常的运作并求得发展。这一年,申时行五十二岁,身为大明帝国的首席大学士、经筵监督者,已位极人臣。
张居正,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自幼聪颖过人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五岁识字,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三岁参加乡试因湖广巡抚顾璘希望他多加磨砺以成大器故出手阻挠而落榜,三年后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二十三岁中进士入选庶吉士。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改善财政,进行了赋税改革推行“一条鞭法”;为巩固国防,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守北边,用凌云翼等平定了西南叛乱;为整顿吏治明确责任,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员,提高了各级部门的办事效率。1582年,五十七岁的张居正劳悴病逝,两年后被万历皇帝下令抄家没收全部家财。这一年,正当前首辅张居正先生去世五周年。
海瑞,祖上原籍福建后从军来到海南岛落户籍于琼山县,出生四年后,父亲便死去了,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五十一岁的海瑞已升任户部主事,官居正六品,买好一口棺材便向嘉靖皇帝递上奏疏,指斥嘉靖这几十年的天子生涯完全是尸位素餐,而且连为人夫及人父的责任也没有尽到!嘉靖皇帝读罢奏疏,怒不可言,三个月后依旧气愤难平终于下令锦衣卫把海瑞逮捕到东厂禁锢。入狱1年后嘉靖驾崩隆庆皇帝继位,海瑞被释放出狱不久得到提拔,官至正四品。这一年,海瑞七十二岁,病死于南京任上,虽官至二品但死的时候仅留下白银十余两,不够殓葬之资。
戚继光,世袭祖上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十九岁,在读兵书时于空白处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二十七岁,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浙江一带倭患十分严重,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将士作战能力一般,经考察在金华、义乌招募了三千农民,经指导训练成了一只精锐部队,后称“戚家军”。据传,戚继光治军严峻,其第二个儿子由于违反军法而被他毫不犹豫地处死。在当朝的抗倭争业算是大功告成后,戚继光被调至蓟州任职,镇守蓟州、山海等地,抵御北方的鞑靼。1583年,受朝廷清算张居正运动的影响,戚继光作为前首辅的党羽而被参劾遭到革职罢免。这一年,戚继光罢官居家,而次年一月中旬,将星西陨。
李贽,其祖上是泉州巨商,以贸易往来于波斯湾,到李贽这一代,家道早已中落。李贽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但除了大女儿以外,其他都不幸夭殇。李贽提倡人类平等、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对重农抑商,在当时即为知名思想家,成了横扫儒、释、民的学术明星,全国各大城市轮流邀请他去做访问学者。然而李贽晚年被冠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入狱,在狱中以剃发为名,夺下剃刀割喉自尽,享年七十六岁。这一年,李贽按照儒家的伦理原则完成了对家庭应尽的一切义务,次年,即削发为僧开启学术著述、开坛讲座生涯,大量的惊世骇俗之论即将问世。
全书从万历皇帝朱翊钧、当朝首辅申时行、过世五周年的张居正、清官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哲学家李贽进行了描述,并侧面提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书中主述的人物,都不是平庸无能之辈,但都成了悲剧的人物。
万历十五年,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述,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雨过多而患税,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未曾酿成大灾,便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这一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东西方的差距,自此开始。
黄仁宇先生从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整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脉络,给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有趣、复杂、丰富的历史视角,原来历史人物并非我们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里面引经据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对明朝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进行剖析,从皇权与官员权力的制衡、文官和武官权力的制衡、思想家与传统社会的斗争,以及利用经济管理的角度试图阐述中国历史的脉络,揭示了僵化的体制才是历史停滞不前难以继续前进的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