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工作态度

十三年前,一位前辈告诉我,干我们这一行,一定要练好一张嘴一支笔。
十三年后,我再次揣摩这一句话,觉得这位前辈说对了一半。练好一张嘴一支笔,就是说的好写的好,更进一步讲,说写就是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并通过反复的练习提高自己的信息解读和表达技能,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磨练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的工作能力。
前辈所没有讲到的,是“态度”。
稻盛和夫说:工作是万病良药。
他讲的其实就是工作态度。
我们所说的能力,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必须得乘以态度,什么意思?就是说没有态度就等于没有能力。
我们常常把“态度决定一切挂在嘴边”,但工作不是请客吃饭,真正遇到意乱心烦的时候,往往是“脾气决定一切”,或是“我的态度决定一切”。
当然这里所说的态度并非一味的好脾气懂忍让,无论在体制内还是职场上,做一个得意的人,有必要想清楚以下三点。
永远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工作不会是单打独斗,更像是行军打仗,需要协同作战。给领导添麻烦等于断了你的前路,给同事添麻烦就是断了你的粮草。
怎样才能做到不添麻烦?
1.学会独立处事。比如说能用搜索引擎解决的事情绝对不要去问别人,谁也不是你的活字典。
2.少打电话少发邮件。拿起电话打开邮箱时候一定要把要讲的事情以及相关的问题捋一遍,除了要事急事,千万不要一个电话接着一个,对方不仅会烦躁还会质疑你的办事能力。
3.做一个行为可以预期的人。如果把一个团队比作一个堡垒,每一个团队成员就相当于一名机枪手,守着正前方,基于信任把最薄弱的后背交给其他的团队成员。如果你在一个团队里经常上班迟到、电话不接、说话不算,那其他的团队成员敢把后背交给你?团队最怕不靠谱的人,不靠谱的人意味着团队风险的遽增。
永远保持一颗上进心
我们经常会误解“上进心”,认为有“上进心”就是要升职。
其实“上进”意味着“不掉队”。
如果你感觉工作很轻松,一定是有人把你没做的事给做了。长久以往,其他团队成员会觉得有你没你好像一个样,甚至感觉你在拖累他们,你就被边缘化了。
大部分人在刚参加工作或新加入一个团队时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在这个过程中有欠缺和不足都是正常的,但你需要用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去弥补,你的进步速度才是人家对你进行评价的关键。不要把“管好一亩三分地”挂在嘴边,如果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标准给自己划定界限,那余下的工作谁来做。
做一个自律的人
自律就是说话做事要有分寸。
说话要嘴严,一知半解的事不要添油加醋,没头没尾的事不要断章取义。最重要的事不要为了和别人拉近关系成为一个爱说是非的人,在你说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被打上“不可靠”的标签。
做事要宽容。学会随和的待人处事,我们有时候在工作中生气,是因为自己把对人和事的期望值调的太高了,就像你看到孩子考了59分生气,是因为你觉得他考了不及格不符合你对他的期望值。另外,在工作中看不懂一些人的做人处世方式是正常的,但没必要去诋毁、否定,当你给人家贴标签的时候,你也失去了去理解这类人的机会。
工作不是校园,不会有人停下来手把手的教你,当然工作也并不是一味的血雨腥风,如果你能摆正态度,早晚会被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