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宗谱

周氏宗谱

2019-12-23  本文已影响0人  田舍翁周洪溪

四、人物传记

周兆祥传(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州国的末日也随之到来了。伪满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汉奸官员的路也就都走到头了。

在那样兵荒马乱的年头,周建邠无奈赋闲在家,由于他的人生经历,什么也干不了,什么也不想干。没了经济来源,好日子没有了,苦日子又不想过。染上多年的大烟瘾,现在没条件抽了,犯烟瘾的痛苦日日折磨着他。家人也跟着他过苦日子。

这时候,东北民主联军到来了。过不了苦日子,又走投无路的他,扔下一家老小,参加了民主联军,走上了革命道路。

到了部队,由于他的文化水平和才干,被留在团部任文书。二战四平即四平保卫战之后,民主联军北撤,于是他随部队向西北齐齐哈尔方向撤退。一天,他所在的团,乘火车向北开进。不知道什么原因,列车在行进到齐齐哈尔南面,一个叫昂昂溪的车站的时候。只见站台上、铁轨间,趴满了士兵,枪口都对着列车。这个团的钱团长,当时嗓子就急哑了。以为把部队带进了伏击圈,那可是有全军覆没的风险的。好在对方只是监视,并没有开枪射击。并且喊话说,他们是苏联红军,请车上的部队派人下来交涉。车上的人都松了一口气,钱团长决定,派周建邠下车与苏军交涉。下车见到苏军首长,通过翻译沟通。苏军说看部队装备,不像是国民党的中央军,像是“八路军”(当时东北人把东北民主联军习惯称之为八路军)。但是又没有得到相关的情报,所以没有采取攻击行动。经过协商,苏军命令八路军退出三站地以外驻扎。一场危机化解了,这是周建邠参军后初露锋芒。

后来,在解放某座城市(具体名称无从查考)的时候,解放军采取政治攻势,逼迫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降。周建邠又被派为谈判代表之一,进城与国民党方面谈判。国民党方面的谈判代表有个人叫余毅夫,解放后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任委员。

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中途遭遇中央军的伏击。机枪子弹像雨点一样扫射过来,子弹就在身边突突的飞。他们边还击抵抗边撤退,在雪地上连跑带爬带滚,走了五六里地,才把敌人甩开。这是他参军期间最惊险的一次经历。

后来,他到了四野政治部做干事。与四野政治部主任陶铸共事好几个月。陶铸在解放后是国务院副总理。在这段时间,他有机会接触高层人物,也有机会参与上层事务。是他一生走得最得意的一步。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鬼使神差的使他产生了开小差,脱离解放军的念头。一天他趁外出办事之机,走到一个商铺门口,把枪交给随行的两个勤务员,让两个勤务员在门外等他,他办完事就出来。然而他进店铺后,从掌柜手里买了套老百姓的服装,从后门悄悄地溜走了。沿着偏僻街巷出城,脱去军装,换上老百姓的衣服。走小路朝家的方向溜之大吉了。在这条回家的路上,他提心吊胆,东躲西藏,昼伏夜行,不敢走大路,不敢见人。七天七夜走到了家。

到了家大门口,家里正在办丧事。原来他的老父亲七天前离开了人世。他到灵前磕了几个响头,说不孝儿回来了。就匆匆忙忙进了屋里。

解放军三战四平的时候,当年那个钱团长,还到家找过他,劝他重返部队。然而当时他的妻子身患严重的风湿病,行动都有些不方便,六个未成年的子女,他已经没有了当年参加解放军的那股斗志。

就这样,正当他在解放军的队伍里走得顺风顺水的时候,正当他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出罪恶,走出功名的时候,他却半途而废了。在解放军里面立下的那些功绩,也被开小差的错误淹没了。

晚年,孙子曾经问他。以你当时在解放军里的位置,已经没有了上战场与敌人厮杀的风险,生死离你已经很远了,你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呢?他回答说:这就是命。那几天我心里就一直发慌,无缘无故的心里长草。一天也不想在部队上干了。结果到家老爹去世七天,正是我闹心的时间点。也许是父子连心吧,他老人家不让我干下去了。他的解释也许是真的,但是现在看来,这里面很可能有他不想被人知道的隐情。不便告知他人,即使是他的亲人。

在今天的人看来,周建邠参加解放军无果而终,本当前途无量,将革命之功补汉奸只过,干出一番事业。但是,这和他读书无政治理想,为官无政治理想一样,参加解放军也不是出于政治理想,这是一种投机行为。加之他的经历,他的出身,胸无大志,怎吃得了革命之苦。落此结局,亦不足为怪。

他读了那么多书,也最多算是山沟里面的一个秀才,不了解,也不知道天下大势。缺少一个真正读书人的担当。他的人生本该闪光,他有这个能量,本该辉煌,他有这样的机缘,但是却走向了反面,走向了暗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