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文社科国学与传统文化

这是战国后期的一场战争,抵抗方出的是全明星阵容!

2018-07-04  本文已影响87人  陈唐叨叨叨

翻开战国后期的历史书籍,注视着两场令人瞩目的战争——长平之战与邯郸之战,这两场战争总能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厚重一笔,其中邯郸之战的胜利者赵国避免了亡国的危险,给予赵孝成王苟延残喘的机会,而失败者秦国丢掉了灭赵国的可能,延缓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

为了抵抗秦国派来的强大军队,赵、魏、楚三国可谓派遣出全明星阵势,如战国四公子中的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了像毛遂自荐、窃符救赵等传颂千古的故事。

应当说赵国从背弃割地承诺开始,接下来的日子定会充满血腥地杀戮,当时离秦赵两国长平之战不过才几个月的时间,那时在赵国臣子苏代的建议下,用大量的金银财宝贿赂秦国国相范雎,请求说服秦昭襄王放赵国一马,赵孝成王愿意割地求和。

苏代见到范雎就说:“白起已经在长平之战出尽了风头,如果再拿下赵国都城邯郸,那么相国您的地位恐怕就要被白起踩在脚下了”,范雎听完之后觉得非常有道理,而且他与白起之间本来就有过节,于是他便劝说秦昭襄王答应赵国割地求和的条件,从而给了赵国上下军民喘息的机会。

后来等到要正式割地时,赵国内部又对“割不割地给秦国”起了争执,辩论双方以赵郝与虞卿为主,赵郝主张割地给秦国以保证赵国平安,虞卿却主张不要割地给秦国,而是把土地献给齐国,同时对外结交好其他诸侯国,最终赵孝成王采纳了虞卿的建议,导致对面的秦国非常生气,于是起兵攻打赵国,至此邯郸之战爆发。

秦国这边一开始的主要将领先是王陵、司马梗、司马靳等人,他们浩浩荡荡地带领秦国精锐前往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为什么没有派白起呢?经过长平之战后,白起就病了,而且比较恼怒的是秦昭襄王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一气呵成攻下邯郸城,给了赵国养兵蓄锐时间,总之就是告病假,但不知道白起是真生病还是耍性子。

对面的赵国在廉颇的率领下顽强抵抗,结果王陵不但没有顺利攻下邯郸,而且还损失了不少兵力,后来又派王龁带领另一拨军队支援王陵,两个人一起攻打邯郸,赵国又在乐乘的带领下,军民上下一心,誓死抵抗,无奈王龁、王陵依然没能攻下邯郸城,秦国朝廷大殿不断传来兵败的消息。

就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平原君赵胜一边带领数十个门客出使楚国,在众多门客中毛遂做出了很大贡献,逼迫楚国国君楚考烈王出兵援助赵国,于是楚国派出春申君黄歇领着军队支援赵国,另外一边平原君赵胜又多次写信劝说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出兵救援赵国。

平原君赵胜所做的贡献不仅如此,他还在李谈的说服下,散尽家中的财产,带着家族的亲戚,拿起兵器,保卫国家,而李谈自己筹集了3000人编制成敢死队,共同对抗秦军,他们也在战争中做出了贡献,最后不敌秦军全部壮烈牺牲。

信陵君魏无忌说起来还是平原君赵胜的小舅子,姐夫有难小舅子肯定要义无反顾地帮忙啦,但是秦国在攻打赵国的过程中就扬言谁敢出兵支援,等灭了赵国之后下一个消灭的对象就是他,结果把魏安釐(xī)王吓得是不敢出兵。

而且秦昭襄王可是说到做到,派了张唐去灭灭魏国的锐气,打击了魏国后方的军队,这使得魏安釐王打消了救援赵国的念头,立马派人命令晋鄙停止进兵。这种情况被信陵君魏无忌看在眼里,但是他却不知道如何是好,门客侯嬴就建议他去说服魏安釐王的夫人如姬偷取虎符。

最后在信陵君魏无忌的努力下,他说服了如姬偷出虎符,并且还杀死了带领魏军主要将领的晋鄙,在侯嬴的推荐下携朱亥等人与魏国军队前去救援赵国,信陵君魏无忌率领的精锐不仅打败了秦军主力,还联合赵国、楚国军队大败郑安平率领的五万士兵,这把秦昭襄王气得呀。

赵国、魏国、楚国如此大动干戈,派出如此之多的文臣武将,还占据了地利与人和,因此邯郸之战最终胜利者必然是这三国,白起早就说过秦国这一战肯定会输,但是秦昭襄王就是不信,大举对邯郸用兵实属不值啊!

战争的残酷在于人性的阴暗面,能够逼得人们做出人吃人、大人吃小孩的事件,而那血淋淋的罪恶之嘴像恶魔一般吞噬着善良的灵魂,那哀嚎地声音灌满整个战场。

同时也能看出国难当头之时,能够同仇敌忾抵御外敌,保卫自己脚下的家园,这是赵国军民胜利的原因之一,也印证了顾炎武说的那句哲理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最后在那些战争中所使用地阴谋诡计,实属胜过百万雄师,它能够使让一个人,一个军队,一个国家瞬间从兴盛走向衰亡,这一点在古代尤为凸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