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酷说老子

90后酷说《老子》(15)老子为什么不说真相?释迦牟尼为什么欺骗

2017-10-09  本文已影响1529人  紫侠狼

题引:

大诗人白居易有一天去拜访鸟巢禅师。

鸟巢禅师正盘腿坐在松树上,闭目养神。

白居易说:“禅师所处,太危险了。”

禅师说:“太守的位置比我更危险。”

白居易不解地问:“我镇守江山,何险之有?”

禅师回答道: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玄通,深不可知。)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

㊣豫兮若冬涉川;

(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

㊣犹兮若畏四邻;

(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

㊣俨兮其若客;

(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

㊣涣兮其若凌释;

(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

㊣敦兮其若朴;

(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

㊣旷兮其若谷;

(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

㊣混兮其若浊;

(浑厚宽容,好像浑浊的水。)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

㊣保此道者,不欲盈。

(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第一句】、【第二句】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1、

爱因斯坦说:

“宇宙唯一不可理解的地方,就是它可以被理解。”

而两千多年前,老子似乎是反过来说的:

得道者唯一可理解的地方,就是不可被理解。”

那么,老子所说的是真相吗?

2、

先讲一个禅宗的故事:

公元526年,禅宗祖师达摩从印度来到中土。

梁武帝欣然召见,问道:“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至高佛法)?”

达摩说:“天地廓然,无凡无圣。”

梁武帝又问:“那站在朕对面的是谁?”

达摩回答了两个字:“不识。”

梁武帝哑然,一时接不上话,于是达摩失望离开。

——《五灯会元·卷一》

千百年来,这个公案不仅倾倒了无数的僧人道士,也难倒了无数的文人学士。

如果允许给当时的梁武帝配一句心理旁白,我想不少人都会联想到老子的八个字: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3、

为什么达摩要对梁武帝说他不认识自己呢?

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这不是赤裸裸的谎言吗?

要想查清这个公案的真相,或许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思考。

问自己一句:

你认识你自己吗?

这不是废话吗?当然认识!

我是诗人张三;

我是商人李四;

我是出家人王二麻子

但是,你所说的你,是真的你吗?

还是,那只是为了便于让别人认识的你,就像是超市里商品的标签?

如果认识自己易如反掌,那么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上何必要刻那一句“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呢?

其实这个世界往往如此:

越是毋庸置疑的东西,可能越需要质疑。

越是简单到极致的问题,可能越复杂到难以想象。

或许,达摩祖师并没有说谎。

而是梁武帝把心调到了“俗蒂”的频道上,所以无法接收到达摩“真谛”信号。

那么,达摩发出的信号究竟是什么呢?

4、

我们再来看一个典故:

释迦牟尼在世期间,有一天正在打坐。

这时候,两个屠夫抬着一头猪从他面前走过。

释迦牟尼睁开眼睛问道:“这个是什么?”

一个弟子听到后,忍不住笑出声来。

说:“佛具一切智,猪子也不识。”

意思是,

佛应该具备天文地理的一切知识,怎么连猪也不认识呢?

释迦牟尼回答说:“问了才知道。”

5、

那么,释迦牟尼真的不认识猪吗?

还是他眼里的猪,并非是我们观念里的猪呢?

我觉得是后者。

释迦牟尼的回答是在提醒弟子们:

你们所认识的猪,只不过是问出来的。

你问的那个人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当然是从另一个人的嘴里听说的。

也就是说,

我们所谓的知识,只不过是经验的口耳相传,而不是理性的归纳演绎,更不是本心的直觉领悟。

正因为如此,近代的西方哲学分化出两个重要的流派:

经验主义理性主义

①经验主义学派主要以洛克、休谟、霍布斯等为代表:

他们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人类的知识都是通过人的感觉获得的,比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等。

所以知识就是人所感觉到的经验积累而成,就像是一幅山水画,是一笔笔描摹出来的。

②理性主义学派主要以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等为代表:

他们认为人的感觉是一个骗子,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真。

所以知识只能通过数学公式或者逻辑这些“天赋的能力”推导出来。

6、

这两种哲学派别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徒子徒孙们为了“经验”“理性”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德国的大哲学家康德看不下去了,就出来打了一个圆场。

他首先指出:

经验主义理性主义都是错的,或者说都对了三分之一。

他主张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握手言和,联起手来共同建造真理的大厦。

但即使“经验”“理性”联手,依然无法建造出最高层次的真理,比如事物的本质、上帝的存在等等。

所以,康德只好无奈地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我们无法认识的东西,叫“物自体”,也叫“超验实在”。

后来在美国,便发展成了以爱默生梭罗为代表的超验主义哲学。

7、

当然,释迦牟尼的佛学既不是经验主义,也不是理性主义,而是同时超越了两者。

如果非要给佛法穿一套现代的“哲学外衣”,那么目前也只有超验主义勉强合身。

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是:

人能超越感觉(经验)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

如此说来,每个人的“超验感”不正是每个人心中的佛心吗?

换句话说,所谓的

即是能超越感觉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的人。

佛既然超越了感觉理性,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佛就不能凭感觉理性来为它下定义。

也就是说,即使一头猪站在佛的面前。

佛也只能指着说“这个”,而无法说“这个”就是

所以上面那个故事中,佛弟子们正确回答应该也是两个字:

不识。

然而,他们太执着于自己的感觉理性,错过了悟道的机会。

8、

其实真的不是达摩释迦牟尼太矫情,而是认识任何一个事物都是非常难的,甚至从本质上说是不可能的。

比如说猪,据国外一项动物智商测试表明:

猪的智商达到甚至超过了狗类的标准。

有的专家通过分析认为,全世界有 100万多种动物,猪的智商被排在第 10 位。

美国作家欧文·华莱士编过一本《世界排行榜》的书.,其列出除了人类以外“10种最聪明的动物”。

1、大猩猩(2种亚种)

2、猩猩

3、黑猩猩

4.狒狒(7种亚种,包括黑面狒狒和大狒狒)

5、长臂猿(7种亚种)

6、猴子(许多亚种,特别是弥猴,黑猿)

7、细齿鲸(好几种亚种,特别是"杀手鲸")

8、海豚(约80种亚种)

9、大象(2种亚种)

10、猪

很遗憾我们人类最亲近的狗和猫,并没有上榜。

当然也有一些科普网站将狗排在第八,猫排在第九,猪第十。

不论如何,至少推翻了我们普遍对猪的认识。

由此看来,乔治·奥威尔写的《动物庄园》,最后的结局是猪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当下一次我们骂别人“笨猪”的时候,是否应该想一想:

究竟是猪笨还是人笨?

人类一直自以为猪是愚蠢的,这种认识难道不也是一种莫大的愚蠢吗?

9、

有的科学家分析:

猪之所以显得笨,主要是由于狭小的圈养环境限制了智力的发展。

其实,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

所不同者在于:

限制猪的是藩篱,而限制人类的是经验理性。

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件曾经轰动了科学界的大事情。

10、

在20世纪初,德国有一匹举世闻名的马叫汉斯。

当时的《纽约时报》甚至报道说这是一匹“除了说话之外什么都能做的马”。

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它为“聪明的汉斯”,它究竟有多聪明呢?

如果有人问它:“3乘4是多少?”

汉斯就会用蹄子点地12下。

如果有人用文字写给它:“36的二次根是多少?”

汉斯就会点地6下。

它的数学水平,已经超越了当时的一般小学生。

不止如此,汉斯还能识别钱币的面额,还可以通过筛选字母拼出一些观众名字。

1904年,德国的一家科学委员会认定这是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局。

于是组派了十三名专家,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最终却并没有找出任何涉嫌“欺诈”的蛛丝马迹。

直到1907年,心理学家奥斯卡·方斯特才终于找到了真相。

原来汉斯之所以能给出正确答案,并不是它懂得算术。

而是因为它掌握了一项不可思议的技能,那就是:读心术。

当它用蹄子点地或者选字母的时候,会暗中观察提问者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从而决定停下来还是继续。

但是读心术这种高难度的技能,一般只有古代的巫师、算命大师或者现代的心理研究者才具备。

一匹马怎么可能超越了普通的人类,学会了这种特殊的本领呢?

面对这一个疑问,不论是心理学家还是生物学家们,全部都摇头摊手,哑然失声。

所以这一匹聪明的汉斯,直到今天依然奔跑在各种心理学的教课书里,供人类研究和探讨。

11、

这个故事的讽刺在于:

动物对人的认识,竟然远远超过人对动物的认识。

那么,也就意味着:

人类,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动物。

如果我们对猪马牛羊的认识都是如此地局限和可怜,

那么,你现在还敢说你认识人类吗?

再进一步,你敢说你认识你自己吗?

12、

正因为释迦摩尼承认自己不认识猪,达摩承认自己不认识自己。

老子才不得不承认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原来,这就是真相。

所以:

《法华经·卷二》也说:“ 一切众生类, 无能知佛者。”

《华严经·卷五十二》同样说:“一切智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言说。”

《旧约·诗篇》则赞颂的更加直白:“耶和华是至大的,配受极大的赞美,他的伟大无法测度。”

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方便说法,目的是告诉我们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觉理性。

真理,上帝、或者说佛性,都是超验的。


【第三句】、【第四句】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1、

豫,是指大象。

,是一种生性多疑的猴子。

所以这两句的本意是得道者

仿佛在冰上行走的大象。

仿佛在村庄附近走动的猴子。

所以犹豫,就是谨慎小心的意思。

如果用一个字来表示就是:怕。

代表心有所畏。

那么,得道者究竟应该怕什么呢?

2、

唐代有一位惊世骇俗的禅师,人称鸟巢和尚。

因为住在悬崖边的一棵松树上,所以远近闻名。

当时的大诗人白居易正好在当地做郡守,有一天前去拜访。

鸟巢禅师正盘腿坐在松树上,闭目养神。

白居易说:“禅师所处,太危险了。”

禅师说:“太守的位置比我更危险。”

白居易不解地问:“我镇守江山,何险之有?”

禅师回答道:“薪火相交,识性不停,难道不是危险之极吗?

————《景德传灯录·卷四》

那么,“薪火相交,识性不停”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薪”代表你自己,“火”代表外界的欲望。

你与欲望共处,就好比是“薪”“火”相遇,一点即着。

所以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识性,如同熊熊烈火,燃烧不已。

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危险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只是白居易,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处在危险之中。

只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心无所畏。

而得道者却时刻警惕着,避免自己的“识性”在后院起火。

3、

我们都知道《法华经》里面有七个著名的譬喻,第一个便是火宅喻,即: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病死忧患;

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佛陀认为,三界就像是一个失火的住宅。

而住在里面的三界众生浑然不觉,依然在嬉戏玩闹。

所以,佛法的责任就是要帮助众生逃出火灾,跳离三界。

有的众生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便会产生畏惧之心。

就像老子所说的“若冬涉川,若畏四邻”,然后逃出火灾。

但是大部分的众生茫然不觉,即使你告诉他,他也拒不相信。

怎么办呢?

释迦牟尼的办法是:

告诉众生住在外面有羊车、鹿车、牛车都满载珍宝,跑出火宅的人就可以得到。

唯有如此,才能将耽泥于火海中的众生们“诳骗”出来。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

佛法就是舟船,登岸舍舟;

佛法就是手指,见月忽指。

4、

至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了,所有的宗教之所以要有戒律和仪式。

其实就是为了激起每个人心中的敬畏心,对欲望的敬畏心

欲望就是火,不敬畏欲望的人就等于是玩火自焚。

所以老子才说: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第五句】、【第六句】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1、

意思是:

既要像做客一样庄重严肃,又要想融化的冰一样自在散漫。

其实这代表了得道者的两种形态:

静与动。

用《孙子兵法》的话说就是: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2、

《方广大庄严经·卷九》记述了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的过程,其中有两句是这么形容的:

一句是“深心寂定,如须弥山安处不动。”

一句是“我已解脱于世间,如空中风难可系。”

这跟老子“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指那些悟道成佛者并非是固体,并没有固定的形态。

他们的心既是固体又是液体,如山如风,可静可动。

3、

讲一个公案:

有一天,释迦牟尼正在打坐。

一个非佛教徒的外道人员问:“昨日说的什么法?”

释迦牟尼答曰:“定法。”

“今日打算说什么法?”

“不定法。”

这个人疑惑地问:“为什么昨日说定法,今日又说不定法?”

释迦牟尼回答道:“昨日定,今日不定。”

——《五灯会元·卷一》

也就是说,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

每一部经书,每一个法门,只要修通皆可成佛。

有的人不需要经书,不需要法门也同样能证悟得道。

世界上哪有什么一定的方法,非此不可的佛法呢?

所以得道者:

有时候庄重严肃,如钟似松;

有时候自在散漫,如颠似狂。

根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形态,今天是固态,明天可能就化作液态,后天还可能变成气态。

4、

有的教徒们就观念固化,认为凡是修道的人:

一定要出家,一定要剃头;

一定要吃斋,一定要念佛;

一定要礼拜,一定要磕头;

一定不打诳语等等。

其实,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属于典型的教条主义者。

殊不知释迦牟尼曾经说过一个“黄叶止儿啼”比喻:

婴儿啼哭的时候,父母把秋天的黄树叶拿出来。

说:“别哭,别哭!快看这是发光的金子!”

婴儿看到后破涕为笑,父母的目的就达到了。

——《大般涅槃经·婴儿行品·第二十一》

所谓的“黄树叶”,其实就是佛法。

父母,就是指释迦牟尼自己。

啼哭的婴儿,就是我们这些众生。

所以《大智度论·卷十九》说:

“诸法无所有,如空拳诳小儿。”

如果单纯是以真假的标准来判断,释迦牟尼可以算是宗教界最大的骗子。

但是,说谎的释迦牟尼依然是万人敬仰的佛陀。

其实何止是打诳语,喝酒吃肉亦无不可。

5、

明朝有一位著名高僧叫破山禅师(1597~1666),明朝末年,当时的起义领袖张献忠嗜杀成性。

有一天,张献忠的军队驻扎在一座寺庙外。

破山禅师孤身前往营地为民请命,希望他别再屠城。

张献忠叫人抬出猪肉、羊肉和狗肉。

:“你吃肉,我就封刀!”

破山禅师说:“老僧为百万生灵,何惜如来一戒!”

当下席地而坐,破戒开荤。

张献忠始料未及,只好遵守了“不屠城”的诺言。

如果破山禅师只有“俨兮其若客”的庄重,而不懂“涣兮其若凌释”的变通,那么就成了死守教义的庸僧俗徒。

但是谁都不能否认,破山禅师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才符合老子笔下的得道者


【第七句】、【第八句】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1、

,就是未经雕琢的木头。

也就是说,可以被雕刻成任何东西。

,就是空旷的山谷。

也就是说,谷可以虚心接受任何东西。

2、

我们都知道有一种动物叫变色龙,身上的颜色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它没有自己的颜色。

据传古代的印度曾经有一种宝珠,叫随色摩尼珠。

跟变色龙一样,“无有自色,乃随所对物之色而现其色相。”

释迦牟尼有一次将摩尼珠放到手上,问众弟子:“此珠是什么颜色?”

有的说是白色,有的说是黄色、有的说是红色,各不相同。

然后释迦牟尼摩尼珠收起来,伸开空手又问:“此珠是什么颜色?”

弟子们说:“佛手中没有宝珠,哪有什么颜色呢?”

释迦牟尼回答道:“我把世俗的摩尼珠给你们看,你们说五颜六色。我把真正的宝珠给你看,你们却一无所见。”

——《五灯会元·卷一》

3、

那么释迦牟尼空手拿出的宝珠究竟是什么颜色呢?

标准答案是:

无色,也可以说是一切色。

因为,就代表没有固定的颜色。

可以是无色,也可以是任何的颜色。

就像老子所说的一样,没有自性,却蕴含着一切的可能性。

庄子说“至人用心若镜”,也代表了同样的意思。


【第九句】

㊣混兮其若浊;

1、

若浊,并非是真浊。

所以这句话应该理解为:

混而不浊。

2、

讲一个历史典故:

宋朝有一位多才多艺的治世能臣叫丁谓,唯一的缺点是品质不纯。

不讲君子原则,只知阿谀伎俩,所以被人视为“奸邪之臣”。

他当宰相期间,生怕遭人弹劾。

于是规定说:“不许朝臣单独在皇帝面前奏事!”

当时有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员与丁谓划清界限,势不两立。

只有一个叫王曾的老臣,连声应答,一直没有跟丁谓发生正面冲突。

有一天,王曾丁谓说:

“我膝下无子,想把我弟弟的儿子收养过来,向圣上面呈恩准,但是又不敢单独留下。”

丁谓拍了拍王曾的肩膀说:“像您这样的人,无妨。”

王曾进去后,递呈奏章一卷,详细地陈列了丁谓的种种罪状。

几天后,丁谓就被下旨贬到了海南。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八》

王曾,就是代表了老子所谓的“混兮其若浊”的状态。

3、

其实做人有四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是清浊。

只知逆来顺受,不知争取抗争。

他们的精神缺乏钙元素,坚决不在太阳下行走,以免暴露自己的影子。

结果他们变得千人一面,无法识别,活成了“没有脸”的看客。

比如“沉默的大多数”。

第二种状态是清而不浊。

只会做人,不会做事。

他们的心灵缺乏弹性,坚决跟黑暗势力正面较量,一决高下。

结果于事无补,徒增烦恼。

小人们还在世界上投机倒把,他们却在高危的地方投河跳崖。

比如屈原。

第三种状态是混浊。

只讲利益,不讲原则。

他们就像打不死的“蟑螂”,坚决跟正派人物们斗智斗勇,纠缠不休。

结果他们渐渐地学会了打“没有硝烟的战争”,所以正派人物们全部被打得丢盔弃甲。

比如丁谓。

第四种是混而不浊。

能屈能伸,先吞声忍气,后扬眉吐气。

他们坚决不跟黑暗势力正面交锋,而是采用“假痴不癫”的迷惑性战术。

结果他们总是能打败小人,改变世界,还人间一片清明。

比如王曾。

很显然,老子的“混兮其若浊”正是第四种状态,绝不是一般人所误会的同流合污。


【第十句】、【第十一句】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1、

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非常喜欢《道德经》一书,而他的书房挂着一幅对联。

正是老子的这两句: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他的横批很有意思,只有两个字:天道。

那么,老子这两句话代表了什么样的天道呢?

2、

其实这两句话蕴含了人生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浊变静,静则清。

第二阶段:清即是安,安定。

第三阶段:安变动,动则生。

那么,是什么呢?

生是生机,就像是一颗种子,佛法也经常把智慧比喻为种子。

所以,即是智慧。

以上的三个阶段,就等于是佛教里的三无漏学:

戒、定、慧。

持戒、禅定、智慧。

浊,通过持戒则变得清澈。

清即是安,安即是定。

定,通过变动则生出智慧。

这种静以修心的过程,儒家的代表人物曾子在《大学》一书里,阐述的十分具体,即: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所以佛语说:

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华严经·卷五十二》曰:

“一切众生净心器中,佛无不现。

心器常净,常见佛身;

若心浊器破,则不得见。”

中国同样有一句俗语叫:

静极生慧。

3、

其实不止是道家和佛家讲求“化整为零,重新开始”的人生态度。

德国的大哲学家尼采同样将人生划分为三个时期:

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创造时期。

①所谓的合群时期,指自我尚未苏醒。

个体隐没于群体之中,如一滴水归入大海。

这不正是老子所说的“浑浊”状态吗?

②所谓的沙漠时期,指自我意识觉醒

个体脱离了群体,即使站在茫茫人海中也如同置身沙漠一样孤独。

这不正是老子所说的“清和安”的状态吗?

③所谓的创造时期,自我觉醒后的行为。

“合群”“沙漠”的废墟上重新建立一切价值,创造一个独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不就是老子的所说的“安以动之,生机蓬发”的状态吗?

4、

只是:

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合群;

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走出沙漠;

只有极少数的“超人”悟道者才能够趋于创造自己人生的境地。

先知先觉者眼见俗人昏睡,众生执迷,难道这不是最令人惋惜的吗?

所以老子才会感叹道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其实从老子的口气来看,虽然悲观,但依然充满希望。

在遥远的欧洲,有一位哲学家则对此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绝望之叹。

5、

他的名字叫克尔·凯郭尔(1813——1855),丹麦哲学家。

有人说丹麦对世界的文学有两大贡献:

一个是安徒生的童话,另一个就是凯郭尔的哲学。

凯郭尔在《致死的疾病》一书中,开篇便提出人生的三种绝望:

不知有自我;

不想成为自我;

不能成为自我。

6、

①不知有自我,正是“合群时期”,是老子的“浑浊”状态。

所以凯郭尔以合群为耻,他甚至说:

“每当我在宴会中跟别人谈笑风生时,就有一种拿枪自杀的冲动。”

②不想成为自我,正是“沙漠时期”,是老子的“清和安”的状态。

但是许多人的人生就像是上紧了的发条,宁愿机械式地运作,也不愿意停下来的等一等自己灵魂,让自己的浑浊的心渐渐沉淀为清澈的水

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一文中,借一位女性精神疾病患者之口说出了“成为自我”的真相:

“你知道,一个人把精力用来拼凑某种武断的生活模式是毫无必要的,完全是一种浪费。你以为你必须像玩积木那样自己去构造某种模式,但是,你会发现有这么多方面需要考虑,就如积木太多而不知道该把它们分别放在什么位置上好。一旦你放错了地方,就不免导致连锁反应,造成更多的不适当。于是,你不得不花更多的力气去维持这种状况,因为稍一松手,整个模式就会坍塌。”

没错,我们普通人一直都在将错就错地搭建人生积木,直到有一天已经习惯了这种错误的生活模式,但是已经失去了松手的勇气。

③因为我们无法承受脱离群体去成为自我的生存困境和舆论的压力,最终,我们会演变出最后一种绝望:

“不能成为自我”的绝望。

7、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松手,必须对合群的“自我”开枪。

用佛语说就是“戒”、“放下”,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静”、“沉淀”。

才能在虚假的“自我”废墟上,长出真正的“自我”的之花。

所以,女精神病患者继续讲到:

“由于过于疲惫,你最后不得不感到,与其这样白费力气地维持积木的错误状态,还不如一团混乱的好。接着你会很快看到,一旦你撒手不管、听其自然,生活模式就会自己出现,你根本无须耗费丝毫心血。你只要去发现它就行,在这种过程中,你也会发现自己。”

可见,撒手以后,你就会发现属于自己的生活模式,最终发现你自己。

这个过程不就是佛法里戒、定、慧吗?

不就是尼采哲学里的合群、沙漠、创造吗?

不是就是老子所说的“浊、清、生机吗?


【第十二句】、【第十三句】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

这两句比较好理解,就是指得道者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状态。

不断地为自己的“心湖”灌输源头活水,才能随时保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状态,

才能让自己的“心湖”永远澄明如镜,照见万物的本来面目。

如果自满而骄,拒绝智慧之泉流入,那么再清澈的湖泊也会变成一潭没有生机的死水。

甚至“心湖”干涸,最后变成无水的土丘,被风化成遍地疮癍的沙漠。

2、

当年释迦牟尼在宣讲《法华经》的时候,当场就有五千僧人起席离座而去。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证得无上佛法,根本不需要再听《法华经》了。

释迦牟尼也只好无奈地批评他们“罪根深重”,所以给这种“自满自盈”的态度起了一个名称叫“增上慢”。

专门针对那些修到一定境界但尚未修成正果的僧人。

3、

我们都知道佛法有“三乘”的说法:

小乘,也叫声闻乘。

中乘,也叫缘觉乘。

大乘,就是菩萨,佛。

但是释迦牟尼最后在讲《法华经》的时候,却只承认有一乘道,就是大乘。

甚至在《楞严经》种将修成“小乘”的罗汉和修成“中乘”辟支佛也贬斥为外道,不是真佛。

4、

释迦牟尼之所以如此声色俱厉,正是为了让弟子们保持“不欲盈”的状态。

从凡夫修到小乘,从小乘修到中乘,从中乘修到大乘。

最后觉悟成佛,达到不可思议的圆满寂静状态。

这不就是老子所说的“夫唯不盈,蔽而新成”吗?

第十五章【完】


90后酷说《老子》(14)▏鬼魂和意识就是暗物质吗?爱因斯坦错在哪里?

90后酷说《老子》(13)▏曾经的国王,如何一步步沦为乞丐?

90后酷说《老子》(12)▏吸毒者戒不了海洛因,而我们戒不了欲望。

90后酷说《老子》(11)▏幸福的真谛在于: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90后酷说《老子》(10)▏催眠实验告诉你,每个人身体里的潜能有多大。

90后酷说《老子》(9)连老子都想不通的人类心理,一直主宰着人类社会?

90后酷说《老子》(8)▏千万不要试探人性,每个人都有恶的基因!

90后酷说《老子》(7)▏为什么“吃肉”“杀人”也能成佛?

90后酷说《老子》(6)▏老子最先提出“性本能”才是人类最根本的内驱力?

90后酷说《老子》(5)▏是陈毅为政不仁,还是金庸书生误国?

90后酷说《老子》(4)▏道:其实就是教我们如何给自己的人生减肥。

90后酷说《老子》(3) ▏成功的上限,取决于你对人性理解的下限。

90后酷说《老子》(2) ▏同样是做好事:孔子为什么骂子贡而赞子路?

90后酷说《老子》(1)▏道:老子与霍金,哲学与物理为什么殊途同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