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教学日记

2021-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HEYDAY

今日是试卷日。

教学重点:小说

教学难点:文言文

小说:

1.人物特点概括分析

有个别学生还是不分作者褒贬倾向,又是夸又是贬。

重点班学生还是有不把特征写前面的。课代表是一个。

第三个特点几乎没人写到。也比较正常。分析过程:

时代变化,国家解放,人物还要在多人的劝说批评之下才愿意献出珠宝,是不识时务。

见多识广,会说话这些词不好。

2.结尾作用题。

尖子班很多学生这次答案没有角度。直接一上来就分析,用词不准也不简洁。看着头痛。

个别学生写照应标题甚至主题的。不对。乱写。照应前文又具体照应哪个内容?

要弄清楚结尾写了什么。写的是国家解放,那爷获得帮助自立,并主动献出了珠宝。老板却是在多人批评劝说之下被动献出珠宝。

人物,丰富人物形象,讽刺老板形象。

情节,发生突转,意料之外,令人回味。

主题,时代的变迁影响人物的变化。

文言文题

1.翻译做得很差。

最基本的:“闻”都不会。可见平时练习太少,又不主动用功导致基础没有打好。

前后句语境不会去看,联系前后的意识不强。割裂翻译。

诗歌题

最基本的句意没看懂,才会导致写建功立业之情。

作文题

作文很头痛,不知道在写什么,改不下去。

学生看不懂,看懂了也不会分析。

这个作文我的理解目前是:

1.中心话题,悬崖村迁还是不迁?

分析的中心应该在为什么,最好再谈一下怎么办。

2.引入:古代农村在我们诗人的笔下呈现出来的是令人向往的美好田园生活。古代诗人有耕读的传统。

但是这是士人的农村,真正的农村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相反有很多伤痛,比如说贫穷。于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向来致力于农村的脱贫攻坚之路。大力振兴农村扶贫事业,甚至出现异地脱贫之法。

有些农村非常特殊,脱贫之路非常艰难,似乎只有异地脱贫,但是很多悬崖村却依旧如初。

对此,有很多声音。

3.重点:无论如何,要理性分析,要有思辨性。

迁出来的难点在哪里?迁出后的难点在哪里?

思考要到位,要全面,要紧扣材料,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将材料简单化后,就不会分析了。

比如迁出去,如何发展,如何安居乐业。

因地制宜发现旅游业。

4.利用好的作文教学生哪里应该怎么写,哪些地方好可以学习。

开头,诗意书写。

清晰表明自己的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