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三论学习笔记
作者简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共同研究的歇斯底里病症的成果写成《歇斯底里症研究》。为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该书后来被奉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但也遭到了大量的批评。)
1904年,出版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
1905年,《多拉的分析》、《玩笑及其无意识的关系》以及《性学三论》出版。
1913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出版发行,这本书的重要性仅次于《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潜意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
二、精神分析的方法(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法、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三、本能理论
四、人格理论
五、焦虑和心理防御机制论
性学三论论述要点
1.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对性都有着本能的需求。
2.性冲动是人年龄到青春期后随着生理功能的成熟才渐渐出现的,而童年时代是根本不存在也无须考虑的。
3.“性对象”(sexual object),即发出性诱惑的人物;“性目标”(sexual aim)则是指性冲动下的趋向和行为。
4.许多变态与性对象和性目标有关。
5.把同性之间相爱慕的人叫作“同性恋者”。因这是对我们关于性的理解和认识习惯的颠覆,我们又把这种人叫作“性倒错者”(inverts),把这种现象叫作“性倒错”(inversion)。分为三种不同的种类:完全性倒错者、两栖性倒错者、偶尔性倒错者。
6.性变态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两种行为命名为“施虐狂”(sadism)和“受虐狂”(masochism),前者是给性对象施加痛苦,是主动的;后者是自己甘愿承受性对象施予的痛苦,是被动的。在性变态行为中,施虐行为和受虐行为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两者恰恰代表了主动和被动行为之间的鲜明对比。
7.任何性变态行为其实都是心理因素参与的结果,无论其多么不堪设想,其性本能转化效果之彻底,是我们所无法否认的。
8.性本能总是要与某些心理力量或是某些阻抗做斗争,其中最常见的是羞耻感和厌恶感。
9.性本能本身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组合的产物,只是在性变态中,这些元素发生了分离而已。
10.性变态很有可能是恋母情结没有得到解决的后果,当这种情绪被压抑以后,人的性本能之中的诸多成分中的最强势的那部分就开始蠢蠢欲动,从而发展成性变态。
11.性变态的确有先天因素的成分,每一个正常人都会有这种潜在的素质,只不过强度不同而已,它们会在个体生活的影响下有所增强或削弱。
12.通常情况下,只有性产物的释放才能终止性兴奋;但除此之外,我们有理由相信性紧张与性产物之间还有着其他的联系。
13.力比多,一种可量化的单位,用以测量性兴奋的过程和变化。
14.力比多或是固着在某些对象上,或是离开某些对象而转投其他对象,从而借此操控一个人的性行为。
15.力比多导致了神经症的焦躁不安。
16.成年人的性本能是童年期多种冲动合而为一的结果,最终指向了单一目的。
17.在神经症中变态倾向之所以处于主导地位,乃是因为性本能的主流在受到压抑之后不得不转向旁门左道的结果。
18.在青春期的变化过程中,身体与心理的发展相互独立,直到强烈的心理性欲冲动产生并支配了生殖器的神经之时,正常的性功能的身心统一体才得以建立。
19.在于对情结的抗争,唯一的不同在于,健康人知道如何在不完全损害实际生活的基础上战胜这些情结,而神经症者是通过替代形成(substitutive formation)去压制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