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课题的历程
刚上班的第二年,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乡村教师,这种高等荣誉在我们学校也是独一份,随后她就评上了高级教师,比校长评的都早。
有一次和她一起聊天,询问她成功的经验,她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这些年轻教师一定要做研究,做课题,对评职称有很大帮助。当时的我是懵懵懂懂,课题是什么玩意,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并且对做课题一窍不通。课题似乎就像是虚无缥缈的天宫,感觉它离我很遥远,而且也有些不切实际。又或许课题就像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我这个农村乡下人很难去接近靠近,并且对课题研究充满了恐惧
后来我们科组来了一个课题,我有幸加入,但是这个课题是科组长一手促成的,我在里面是个透明人,也没有做啥,稀里糊涂地就拿到了结题证书。
参加工作十年后,我自己也开了一个课外阅读的课题,完全是摸石头过河。怎么开,怎么写,注意注意啥,过程是啥,都不知道。有人会问,你们教导处是干什么用的,说句实话我们学校的教导处是最没有作用的部门。
本身教导处是指导教师教学,促进教师水平提高,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部门,但是我们学校的教导处成了摆设,只会发号施令,却不给以指导,好像我们这些人天生就该会,就知道怎么做一样。
我所有的表格都是从科长哪里得来的,按照他做课题的思路一点一点的做,尽管这个课题做的不怎么样,但就像是第一个孩子,我也是倾注了全部的热情,购买书籍,仔细阅读,寻找方法,并且以自己的班级为实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经过两年的实验,也积累了一些素材,课题也顺利结题了。这个课题完全就是磕磕碰碰下的产物,能结题就已经不错,也没有进行下一步的评奖。
通过这个粗糙的做课题的经历,我总算了解了课题的大致流程,对于如何去做,怎么做也有了一定的思路。我似乎也明白了我最初把课题给定义错了,我以为课题一定得是高大上,是普通人难以接触,普通人也做不到的事。自己做完课题后才知道错的也挺离谱的。如果有人一步一步指导做做题,那么或许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当其他人开课题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就尽量把我所知所做,告知别人,能给与一些浅薄的帮助,我也觉得很开心。
大前年一个同事离职,她的课题由我接手,我再次成为主持人,当时这个课题已经立项一年了,我等于说是捡了一个现成的东西,接手就是中期,当时很多人羡慕嫉妒恨,我也觉得自己好运。
由于前面已经完整做了一个课题,再做就得心应手了,也把工作做到了平时,并且小组成员也给与了分工,大家目标也明确一些。我不用再大包大揽。在今年上半年课题也好事多磨,终于结题。
目前有三个课题组拉我加入他们的研究群体,心理的,家校共育的,以及学习力的,这三个方面都是我感兴趣的,目前也都在做的工作。等结题以后,我可能会继续再做课题,再做研究。
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厉害,当别人都产生职业倦怠的时候,我还是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总是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尽管总是发牢骚,但是牢骚过后,依旧是一个元气满满的我!
尽管我的效率不是很高,但是我依旧热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