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第一周) -- 第六期RIA联合训练营
![](https://img.haomeiwen.com/i4289510/a870b13b15c60288.jpg)
这几天一直在忙着看小伙伴们的复盘,居然错过了交复盘的时间。这肯定不是拖延症啊,哈哈哈。但是,复盘还是要写的,加紧补上。
本周训练营,我的目标是什么?
作为训练营的督导。我的主要责任是训练内容的整体设计,组织技能培训,大咖分享,支持和服务好教练团队。
我的目标是:
- 支持教练完成练习的指导和点评,点评率到达90%。
- 学员初步掌握A技能的运用,作业提交率到达90%。
- 完成A技能培训和何平老师分享的组织。
- 完成拆页领读,以及 I 技能讲解的准备稿。
训练营中发生了什么
这周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每天都感觉身在梦中,好想就这样睡下去。
1)教练们
首先,我们有一个专业而暖心的教练团队。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帮助和支持。
记得第一次启动会后,大家围绕训练营的设计“战斗”了三个小时,在前期准备中一点点的疏忽和遗漏,教练们总能指出,帮助我们来提高。但经过一轮轮的燃烧,真的感到安心的很多。
这里有老鸟,也有萌新。但只是学员在练习中遇到问题和困扰,教练们总会集思广益,携手解决,特别温暖,特别有安全感。
2)学员们
同样,我们有一群非常棒的学员,大家都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来参加我们的训练营。但是我看到了大家的投入,大家的专注,更是看到了大家对学习对成长在乎。
我看了好多小伙伴的复盘,发现有一个比较标准的句式:“我觉得好累,但是XXX?” 特别喜欢这个“但是”,也非常高兴大家能获得收获。
3)幕后英雄
当然,我们还有一个非常给力的支持团队,也就是咱们申展分舵啦。两百多人的训练营,背后的工作密密麻麻,让人头皮发麻。花婆婆身在国外依然同频工作,永鹏已然成为追星王子,各个小伙伴各司其职,是训练营最坚强的保障。
我看到小伙伴赞扬训练营的运营组织细致周到,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赞扬。
亮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
亮点
1)明确投入
先说做的好吧,首先,我把这次训练营设为了自己这个月最重要的事情。把自己绝大多数的时间投入在训练营里面,其他事情优先级往后的顺延。
我现在保持着。每天大概30分钟左右的小结,输出一篇当天的心得日记,寻找心灵的感动和收获。
一到两小时左右的作业阅读、点评。了解大家的作品,感受大家真实的反馈,不断的在给予我触动,让我有一种在一起的感觉。
还有碎片化的沟通、答疑,在开始的几天里面,关于拆页、关于技能点、关于如何指导,我们有非常多的问题要解决,有非常多的方法要共创。训练营在不断的试错中前行,感谢大家的包容
2)调整自己
第二个亮点是我自己心态和状态的调整。第一次去支撑如此大规模的训练营,内心没有怯懦,内心没有担忧肯定是假的,怎么破?
我使用的第一个工具就是第一周把大家烧得不行的成长型思维。对于训练营来说,重要的不是结果指标,也不是证明我们到底有多厉害,重要的是能不能给予小伙伴更多的帮助,给大家更多的收获。
这个礼拜听到很多的声音是拆页好难,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听了很多的声音,说拆页很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运用成长性思维。重要的是获得成长,而不只是完成作业对吗?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是我在 I 技能讲解的时候举例的拆页。大家还记得么,用我想要替换我必须。
训练营里面有非常多的必须,必须要答疑,必须要点评作业,必须要讲解。这些是客观的事实,但并不能带来动力,甚至反而会损害我的动机。
我把这些必须都换成了想要,我想要感受大家的努力,我想要大家交朋友,我想要去分享对技能的看法和认识,使用这个方法之后,整个人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也想把这个方法送给大家。
不足
自己的不足实在太多了。
1)没落地
首先是拆页选的太任性。完全听从个人的喜好。没有预料到,由于难度太大,给教练和学员们添加了大量的工作量。有不少伙伴反应和前几期相比,这期的难度偏高,这是我的问题。
何平老师讲到自己的学习路径再好,不根据学员的情况来调整也是白搭。
有很多小伙伴帮我自圆其说,特别感谢。我知道自己还是掉在自以为是的坑里,多思考一点,多测试一下,肯定能更好。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包容,给大家添麻烦了。
2)退堂鼓
第二是活动组织仓促。周日培训时出的设备故障,周一又出现,不长记性。何平老师的分享干货十足,但准备和反馈都不充分,让老师有点失望。发现“我是个产品,不适合做运营”这个小妖怪反反复复的出现,让自己在打退堂鼓。
3)反馈呢
第三是给大家的反馈少。最开始几天有着”学员应该由教练去沟通“的想法,忍不住去看了些作业,才发现大家这么投入,这么热烈,我好像把自己置身事外了,逐渐意识到要把时间倾斜过来。大叔说他每天要花5、6个小时来点评,是我的榜样!
本周的训练,让我获得的心得
1)能量会叠加
记得在开营前准备的那几天,花婆婆在那里忙进忙出,我们几个在晃晃悠悠,不紧不慢,然后她生气的来了句“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下子把大家同频了起来,能量就起来了。
男神在开营时也讲到,训练营会给我们开个窗户,小伙伴在共通探索的路上能不断的相互激发。
在训练营我不断感受到这种全方位、无死角、立体式的激发,感受到能量的不断叠加。在给他人赋能的时候,我们也在被赋能着,大家有没有同感呢?
2)先射击,再瞄准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怪,但是我觉得拆书帮杭州成长大会上最震动我的一句话,我们是想清楚了再去做,还是先做起来再去想呢。
感觉好像前者对,但后者对我们更有用。
“感觉听懂了,但就是做不出”,这句话大家有没有共鸣。厉害的武功都是做中学的,哪有一听就会的,行动起来是关键。
话说,拆书帮的活动好像总是开头乱糟糟,然后越来越好。对于训练营的组织,我们也是先做再说,边走边调。大家有建议多提,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次思考的机会。
3)要做就要做好
我们的结营嘉宾前几天给了我张图,上面写了自己的思路,还有几个大大的字“投入20小时”,我当时就问他了“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时间”,对面很大气的回了我句“为什么不投入那么多,要做就要做好”。
人的情绪会传染,人的感受会复制,想让大家做好,自己首先做好,我一直自诩为一名认真的人,但这次真是看到了一山还比一山高。
什么是做好,打磨好每项技能,答复好每个问题,做好每次反馈,还不够,做好是一种人生态度。
最后
本来还想写点感谢的,可是一想训练营不是才刚开始嘛,攒着最后一起谢吧,哈哈。
祝大家能享受成长路上的美好,祝大家都能获得属于你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