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干货他山之石——读书写作爱赚钱

从起步到持续,写作没有那么难

2018-07-12  本文已影响207人  司柳L爱己及娃

华南区的各位笔记达人们,晚上好。我是今晚的分享者:来自思维导图分舵和知识卡片分舵的司徒春柳。

以下是我简单的自我介绍。

应水晶的邀请来给大家做关于写作的分享,是因为我从0开始写作,至今持续写作了一年多,频率是每月4篇以上,不说写作质量如何,在持续写作这件事上,可以有些经验提供给大家做参考的。

我的写作平台主要是微信公众号和简书。以简书上的为例,目前公开发表的文章,2017.5.6-2018.7.4,共发表22万多字,有部分书评和不方便公开发表的文字没有统计在内。

这个量并不惊人,我也不是大牛,我与还没开始写作的你,距离并不遥远。

之前麦风玄已经做过一次关于写作的分享了,我所讲的和她的互做一个补充吧。

为什么要写作?

以下是李笑来的观点,(最近他又开始有争议了,对于他说过的话,我们自己独立思考哈)

总结起来是三点:

  1. 同样时间精力,更高沟通效率,文章是可以重复传播的,甩文和甩图都很爽。
  2. 以教为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写作不需要你有三尺讲台,只要你能找到对象感,就可以用写来“以教为学”。
  3. 体会生活。

找到自己写作的“为什么”,很重要。这既是初心,也是方向。在持续写作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每次都可以拿出来提醒一下自己,当时为什么出发,目前有没有走偏,是否需要调整。

关于为什么的重要性,推荐一本书哦《start with why》,我有英文版的电子书,有兴趣的可以找我要。

那么我为什么开始写作呢?

娃出生,我看了一些育儿书,发现最好的育儿方式就是做娃的榜样,为了配得上当她的榜样,我自己要尽力长成我希望她长成的样子。

而写作是看得到的、成本最低的成长方式。通过写作,我还梳理出来了我自己的育儿理念,清除了大部分焦虑情绪。

同时,写作还有一丝微弱的变现光芒,虽然直接变现难,可以间接变现嘛。知识就是力量,写作提高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共情能力等等,都可以用到工作提升上去,一不小心链接上了不得的人,能合作了不起的项目……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哈哈

一开始我没有更具体的目标,就是写下去再说。
在写作的过程中调整过写作的目的,从持续写下去,到想借助写作打造个人品牌,到现在的解决问题。

总结下来是这五个目的:思考、表达、输出价值观、提升影响力、普度众生。

不要笑,写有价值的文章,我们内心小小的火苗就是希望能“普度众生”的,还是要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目前的写作主要是前三个:思考、表达、输出价值观。

之前我做了一个调查问卷,收集大家写作的目的。

  1. 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同时帮助别人思维的转换
  2. 分享感受,期望宣传的东西能给大家带来价值
  3. 表达自己的观点

基本也是:表达、输出价值观、普度众生。还有一个非公开写作的记录作用,也是非常棒的目的。

到目前为止,一年多的写作带给我的幸运有:

  1. 沟通表达时,思路更清晰。
  2. 把东西写下来,脑子更轻松。
  3. 打磨写书评技能,变现加持信心。

把你的 why 写下来,随时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如何写?

你已经有了写作的理由了,也有了写作的方向了,接下来就要开始写了。

其实开始写作特别简单。当你想到要写作的时候,你心里肯定是有些东西要表达的。我第一篇公开写作的文章,是17年4月3日写在微信公众号上的(我开公众号比用简书早)。当时写了篇关于极简的文章。没有排版,不符合现在说的屏读时代的阅读习惯,很兴奋地写下来了,然后发出来了。

文章写得是否足够好?别人会不会有异议?关于这些,我当时的心里障碍不大,反正也没有几个人会去看。

但是写下第一篇之后,第二篇往往容易难产。

无论是运动,还是冥想,还是写作,对我而言要做下去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规律。

定下一个规律,然后严格执行它。

得到的李翔说过一句类似这样的话:专业的人是时间一到,就坐在桌子前开始工作了,而不是等灵感来临。

我自己的规律是一周一篇,能自律的靠自律,不能自律的靠他律。(eg: 我来监督你~写不出来给我发红包)

我一开始就是靠他律来实现的。每周一篇,完不成给别人发50块红包。心疼这笔钱,我每次都能憋出一篇来。真的是:写着写着灵感就来了,做着做着状态就到了。

憋文章不怕的,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妙手偶得之的好文章是很少的,更多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先完成,才有修改得更完美的空间。

持续写下去,会遇到的问题综合来说有三个:写什么、没有进步、没有进步的动力。

写什么

刚开始写下来的,基本都是每个人的存量。当把自己脑袋里的东西掏空之后,接下来就会遇到些什么的问题了。

照我和其他小伙伴的写作题材来看,不外乎就是以下三种内容:

  1. 写作+工作,这是最容易获得间接变现的一个题材了。有小伙伴因此被大老板看到,升职加薪。更多小伙伴是因此变得更专业了。

  2. 写作+生活,和家人朋友的相处交流、吃喝玩乐、兴趣爱好。工作之外,更认真地对待每一本书和电影,更认真去倾听和记忆朋友的言论,这一切,既是为了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更能让你更认真地体会生活。

  3. 写作+读书,很多人开始写作,就是为了“以教为学”的,为了倒逼自己的高质量输入,所以要输出。笔记侠里的小伙伴无论是写笔记、做导图、做知识卡片,都能倒逼自己高质量输出。写作也是一样的。

如果即使这么说你还是不知道要写什么的话,回到你的“为什么”上来,那里有答案。

我现在的写作目的是:解决问题。

别人问怎么做思维导图了,我写几篇文章来回答。
朋友遇到情绪问题了,交流一番,解决问题之后,我写一篇文章来总结。
自己育儿焦虑了,翻看书籍,写一篇文章来解决焦虑。
想表达我对某个话题的看法了,写一篇文章来表达。
迷茫了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从一个问题出发来写一篇文章来梳理。
……

没有人的生活中总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有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都可以写成文章。或长或短,重要的是:先完成,解决自己的问题。

没有进步

有小伙伴提到想解决下笔难的问题,我理解的是:如何开篇。

答案是:套路是最小的方法论。你需要一个写作模板,或者说套路。

就像你写简历的时候,第一步你肯定会去找一个模板啊。这样你才知道你的简历需要写什么,有哪些模块。

写作也一样,有了模板和套路,你才知道一篇文章一定要有哪些内容,你的开篇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开始。只要开始了,灵感会随着笔端自然出现的。

一个写作模板,就是你的写作大纲。把写作当成拼图,而不是一件要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的艺术品,降低你的期望,先完成再完美。

所以,提到没有整块时间来写作的小伙伴,也是可以把写作拆解开来,每次写一个单元,然后再拼成一篇文章,中间加上必要的过渡润色。

其实,整块时间,也就是50分钟左右而已。

那怎么进步呢?

Picasso had a saying: 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
优秀者模仿,伟大者剽窃。

我写过一篇如何用思维导图辅助写作的文章,里面提到:有一种提升写作水平的方法是:找一个你喜欢的作家或者写手,去模仿他的写作手法、用词习惯。

当你把这个你喜欢的作家的文字用思维导图画出来时,你一眼就能看出来这篇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分析得多了,你就能总结出他的行文逻辑了,你就能够去模仿他了。

从形开始模仿,再到神,你自然会慢慢有进步。

第二个做法是: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写作时去在线搜集各种素材之外,平时搜集素材的额外好处是: 融会贯通,涌现(洞见)。

素材的积累跟你的写作目的也是有相关的。
当我是孕妇的时候,我看到街上多了很多孕妇。当你买了一辆蓝色的车时,你可能会发现街上多了很多蓝色的车在开着。

当你有目的有方向的时候,不经意就会发现很多可以收集的素材。

收集的素材有哪些呢?我用阳志平的卡片大法分类来举例:

还有一类是我现在很喜欢收集的,事实案例,或者特别赞的类比。
让文章有血有肉,有情感共鸣,这类素材必不可少。

有时候收集到共鸣强烈的素材,当场就很有写文的冲动,写成一篇文章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个做法是:学习课程。

书籍、课程,付费是捡便宜。

只有一个提醒:清醒消费,回到你的why。

没有进步的动力

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回到why上来。

功利一些的动力就是:市场的认可,能赚到钱。
非功利的动力,我们来看看李笑来给出来的一个答案吧:

为你的写作赋予重大意义,顺着你写作的“why”来展开想象,想象越具体,意义越大。

社交化学习,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有孟母三迁,今有高质量社群,让自己置身于一个优秀的环境中,你会被裹挟前进。

我现在的写作有两类,一类是书评,这是功利驱动的同时赋予了阅读多重意义。

一类是平时的写作,大部分是解决问题,进步的点是:有理有据论述,把事情表达清楚。

写作工具

  1. 编辑器 / 平台

我公开写作在简书和微信公众号。非公开写作偶尔会用 typora 和印象笔记。

介绍一样排版神器,可以让人专注于内容:Markdown语言,几乎在所有编辑器上都可以实现毫秒级排版(不包括插入图片)。

这是一张对比图,写作时是最左边的样子,在简书中的转换格式是中间的样子,在微信公众号上的显示是最右边。

它是一种标记语言,用特定的符号来代表标题、加粗、斜体、引用、链接等格式,复制到任何平台的编辑器,都能实现自动排版。

如果你为排版烦恼过,写完文章后还要在公众号上排版1个小时,那么这款工具值得了解一下。

时间原因我就不说教程了,有需要的可以看我写过的文章。Markdown教程 | 5分钟入门,毫秒排版

  1. 思路组织工具: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很多,用在写作上是:看见你的思路、逻辑如何呈现,看见了,就好打磨了。

也写过一篇文章,需要的自取。导图系列3 | 写作时逻辑不清?让导图来帮忙

  1. 素材收集工具:印象笔记。

可以收集微信文章、微信聊天、网页剪藏,全平台同步,快速检索。

  1. 写作书籍推荐:教育家叶圣陶、夏丏尊合著的《文心》,小说,民国时期的作品,偏重自学能力。

答疑

  1. 解决写长篇小说的困境

这不是我擅长的,不过我有小伙伴每周一篇在更新着长篇小说,写得很好。你可以从规律来入手,每周一篇。非虚构类文字,灵感有时会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虚构类的没写过,我回答不了,不过可以尝试一下。

  1. 如何申请个人公众号

登录网页版,或者下载APP,按照指示一步步来就可以了。
你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有动力去申请个人公众号吧。还是回到你写作的why上来。没有很强烈的why,只是为了写下去,简书也可以,而且也很方便。

所以,你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彩蛋:

1、李笑来关于写作的屏读导图

2、分享中涉及到的文章链接:

导图系列3 | 写作时逻辑不清?让导图来帮忙
Markdown教程 | 5分钟入门,毫秒排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