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平:历史教学能用“人造史料”吗?(五)
第四,“人造史料”的运用不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指出,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1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并不仅仅是一种历史学习、研究历史的方法,更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普遍方法论。它强调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求真、求实,讲究证据意识,摒弃信口开河。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就是说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要体现的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只有在真实、生动的史料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才能使学生自觉走进历史的精神与文化的氛围之中,真正地触摸历史,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人类优秀精神与品质的传承,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丰富的历史情感,并怀着愉悦的心情去探索,快乐地参与、体验、感悟,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在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讲述、阐释、解答、板书等,必须以可靠的史料作依据,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信口开河,戏说历史,编造事实。要通过在历史学习中“用事实说话”的实际演练,使学生将求真、求实的意识内化,形成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和健全的人格。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内外的有关诚信的史实,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更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意编造历史事实,把客观的历史当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但会使学生认为虚构和想象就是历史,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欺骗、做人虚伪等负面效应,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所以,“人造史料”能否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问题,不仅是一个学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确实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但探索和研究不能脱离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漫无目的的随意发挥,更不能违背唯物史观。否则,我们的历史教学会走入误区,成为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教学。
本文来源:《历史教学》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