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效应:第一个真的最好吗?
印刻效应是德国著名的行为学家海因罗特从小鹅破壳而出的实验中得出的,后被德国另一位行为学家洛伦兹命名为印刻效应。心理学家将其纳入心理学范畴,旨在说明:
生活中人们对于第一印象是深刻的,而对于第二、第三事物……则没有深刻的印象,人的思维也会被所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简单概括便是先入为主。
印刻效应的主要表现是:人们在做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所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进而陷入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中,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
1910年,海因罗特在他的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在第一眼见到的母亲的后面。他忽然有了疑问,如果小鹅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物体会如何?
于是,他尝试着拿来一只狗、一只猫等,他惊奇地发现,即使小鹅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哪怕是对它有伤害性的其他动物,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并且很难再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小鹅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
印刻效应不仅存在于动物之中,同样也存在于人类之中。
人们常说童年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底色:是热情洋溢的红色?是沉稳冷静的蓝色?还是深不见底的黑色?
在这一点上,日本作家太宰治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的小说《人间失格》是本自传性质的小说,他在写完此书后不久,就如小说主人公一样自杀了。而遗体被发现的那一天,正好是他39岁生日。
太宰治父亲是地方高官,母亲体弱多病,小时候的他是被姑妈和佣人养大的。他在小说中提到了家人在一起吃饭的场景:十几个人围着一张大桌子,机械地嚼着饭粒,一言不发,气氛压抑而沉闷。
而太宰治的父亲和他关系也略显畸形,并不大好,他在乡下养病期间还遭到了乡下女佣阿铁的强暴。
这种种的经历都使太宰治对待生活没有任何乐趣。童年的经历是惨痛的,而这也奠定了太宰治一生的情感基调。他这一生有五次自杀,他投过水,喝过药,上过吊,直到最后投水自尽方才成功。
太宰治是一个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而一生都郁郁寡欢,乃至最后自尽的活生生的例子。
一个人呱呱坠地后,对世界的最初印象便来自于他的父母。如果家庭环境是健康的,那么他的心理也是健康的,如果家庭环境是畸形的,那么他的心理也有可能是畸形的。
生活中那些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一生都走不出阴影的人比比皆是。即使成年后步入社会,他们也会带着原生家庭所给的烙印。
只有那些真正的强者可能会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但这种人确实少之又少。
《傲慢与偏见》里有这样一句话: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
人们出现这样的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自己没有清楚的认知,对某个群体,个人和某件事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入深入地了解和剖析。
比如说你一看到一个老师,便想到他必定是一个爱教训人的、缺乏生活情趣的人,你看到一个医生,就认为他是有洁癖的,你看到一个商人,就认为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是否让偏见蒙蔽了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偏见来自于我们的经验,但经验靠得住吗?
印刻效应告诉人们不要按照以往的意见,经验,观点,对个人、团体或某件事物进行推断,不要由我们所接触的部分去推知全体全部。
三国时的吕蒙“事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任何人和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吕蒙最初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可是几年后,他竟然也成了有才华的人,最终成为东吴的五虎将,竟打败了战神关羽。
有人说:“人的脑筋像电脑中的数据库,如果想要找到你需要的东西,在锁定目标后,必须将你曾经输入进去的所有东西一一过滤,也许越是早进去的东西,越是晚出来。”
初恋总是最难忘,也最珍惜,只因是第一个。
人际交往时,第一印象最重要,只因再改变,很难。
童年时所学的知识往往受益一生,童年时幸福的孩子,往往一生都很强大。
自信是成功的垫脚石,自负则是失败的助推器。人们自以为是的先入为主、固步自封,人们在自负中渐渐地失去自我,失去客观公正的判断。
错误的认知孕育出错误的行为,陈旧的思维定势孕育出陈旧的方法,他们也为此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在他的书中说:最后知道问题的人往往是老板。只因他们往往距离瞬息万变的人和事物最远,而他们却老拿老眼光看人,老行为去做事,那么,他们的决策呢?可信吗?
这也是独cai国家发展缓解,灭亡却最快的原因。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始终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不变的只有变化,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最先听到的信息不一定是正确的,总是用以往的老眼光旧观点,进行分析揣摩行动,必定会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