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
山西五台山,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渊源,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这里有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五座山峰,高耸立云端,山顶没有林木,犹如垒土的平台,五台山由此而得名。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修行地,既有青庙,也有黄庙,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并重,青庙和黄庙相互比邻,共同发展,这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是独有的现象。
台怀镇位于五台山风景区中心腹地,五台山的佛教寺院,有一半以上都集中在这里,如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万佛阁、圆照寺、殊像寺、镇海寺、普化寺等,香火旺盛。
五台山塔院寺内尼泊尔式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在历史上,塔院寺和旁边的显通寺原为一座寺庙,明朝万历年间,对寺院的殿宇进行改建,和显通寺分开,成为一座独立的寺院,并取名为塔院寺。寺院中有释迦牟尼舍利塔、佛足迹图碑和文殊菩萨的发塔,被佛教信徒视为圣地。因释迦牟尼舍利塔,即这座大白塔,造型优美,高耸入云,加之处于五台山的中心台怀镇,四周分布着众多寺庙,所以便成为五台山的一个地标。
来到五台山,我走进的第一座寺庙就是万佛阁,当地人称为五爷庙,与大白塔相毗邻,整座院落由文殊殿、五爷殿、戏台等组成,终年涌动着接踵而至的观光礼佛者。
重建的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说到五台山,还让我想起了浙江普陀山最早寺院“不肯去观音院”的来历。
坐落于舟山莲花岛的慧锷广场日本僧人慧锷,曾数次入唐求法,并来到五台山。相传,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慧锷将从五台山请得的一尊观音圣像欲带回国内,船到达舟山的莲花洋面,触礁不能行驶,他望着附近的普陀山潮音洞祈祷,后来船终于靠岸,慧锷就决定把从五台山请来的观音像留在普陀山,但当时潮音洞一带没有寺庙,他就将像舍于张姓人家。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在张氏宅址建“不肯去观音院”。后人尊称慧锷为普陀山佛教开山祖师。意为观音菩萨不肯去日本,选中了普陀山作为显化道场,自此,千年香火,逐渐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