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纵览
上周有幸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国卫生信息大会,作为中国卫生信息化行业官方的技术大会,参加的展商医院专家质量也比较高,大会的各种交流也透露出中国卫生信息技术行业的政策导向。讯飞医疗首次作为该大会展商参展,以人工智能医疗在中国卫生信息化行业独树一面旗帜。
![](https://img.haomeiwen.com/i5017776/342ce78d9a645e05.jpg)
本次大会最大的主题就是居民电子健康卡,然后就是健康医疗大数据,从大屏幕可见一斑。
![](https://img.haomeiwen.com/i5017776/35161c391a542b78.jpg)
行业官方大会,首先是就是各种方向政策解读,然后行业内知名医院专家厂商自我展示的大舞台,最后就是各信息化甲方单位分享信息化的成果和经验。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卫生信息化行业从业者,应该对行业政策导向具备天然的敏锐性。卫生信息化主要是三个方向,点、线、面,医疗服务单位医院为点,从基层到国家层面的各种直报系统为线,各层卫健委单位主导建设的区域卫生平台为面,点线面共同建设卫生信息化。
本次大会在政策方向最主要的引导就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队三个火枪手也高调参展。对于健康大数据标准解读,由标准制定方亲自坐镇,从医疗数据元标准、数据集标准到指导规范、技术规范标准,还有正在执行并未发布的术语标准,都一一进行详细解读,整体而言,标准体系框架在国家层面是很清晰的,但是标准系列还依然有大量完善空间,毕竟十年前类似照搬HL7 V3的标准导致大家执行层面的业务复杂度和方向性困惑也为卫生信息化人为设置了障碍。
卫生信息化,从2003年非典开始建设卫生直报系统,到最近10多年如火如荼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最大的成果应该还是属于院内信息化,各大小医院已经基本完善his、lis等刚需业务系统,已经逐步开始完善建设院内集成系统,并通过国家互联互通测评,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逐步进行了完善。所以,医院信息化建设亮点突出,特别是各大知名医院,例如武汉市中心医院,除了传统院内信息化建设本身,在新技术人工智能方向也在持续不断探索,提现了医疗信息化工作者的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优良本质。
但是,院内信息化开展范围广时间长,淘汰机制并不明确,所以部分医院有过度信息化的倾向,过多的信息化系统反而会增加医疗工作者的负担、降低工作效率。以一个完善的三家医院为例,信息化系统已经超过两百多个。所以对于信息化系统的考核,淘汰机制尚需要逐步完善,建议淘汰一批稳定一批试用研发一批,以三代到四代的运行淘汰机制逐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在国际上早日能主导标准规则指定。
再来到自身最关注的区域卫生信息化,主要是以区域卫生为核心,现在国家叫全民人口信息平台,无论是医联体还是医共体,在我的理解,无非是区域卫生平台功能的一个业务补充,力图在疲软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方向,弥补区卫本该撑起的大旗。区域卫生建设了十多年,亮点少失败案例多,无论是甲方层面还是乙方层面都难以达成一致的规范性理解,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区域卫生平台作为面,需要有点线的支撑,前面些年院内集成平台建设不完善,作为区域的支撑方,需要深入到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不同业务系统,面临大大小小上百家实力各不相同厂家的对接,玩都要被玩死。二是标准指定没有跟上步奏,首先上来一个王炸,采用了应用范围并不那么成熟还收费的hl7 v3标准,而且该标准巨为复杂,实用性并不高。然后就是标准体系建设缓慢,跟不上信息化建设需求和国家建设规划需求。还有就是基层信息化水平低下,中国医疗行业的恶性循环导致基层医疗基层公卫发展受限,患者和医疗资源不平台倾斜太严重。最后就是各厂家,很多并不具备标准完善能力和平台建设能力,以低价竞标扰乱市场行情,拿到项目瞎建乱建,严重误导卫计委信息处。
不过,好在国家层面的方向在逐步清晰,从今年的主题健康医疗大数据就可见一斑。区卫平台或者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归根到技术是平台,归根到业务是全民健康,归根到本质是健康数据。没有大数据平台建设能力的厂商应该被清场,没有标准解读和完善能力的厂商应该退出,没有健康数据安全防控体系的厂商应该尽早离开。因为,这个区卫平台,归根到底是存储全民健康信息的大数据平台,没有大数据平台建设能力的照葫芦画瓢也画不出本来做这件事情的价值。
健康大数据能驱动的肯定是大数据AI应用!
在回到电子健康卡,区卫健康卡建设规范也就两年前的事情,但电子健康卡的建设已经很多年了,那么多厂商鼓吹自己有完善的解决方案,有哪一家厂商敢拿出自己的日活月活来一较高下?无非是这个事情大家都搞不好吗,当然里面有很多客观因素,毕竟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就很复杂了,没有一种开放共享的态度,难以真正看到本质问题。
针对行业内通认的难啃的骨头,国家先行了,推行全国统一的虚拟居民健康卡,以二维码形式作为居民健康身份证,对于国家的雪中送炭我们确实应该感表涕零。但是卫健委作为裁判方去当球员,毕竟还是比较微妙的,特别是一个必须要运营才能持续增长的用户平台,谁为运营买单?推行后,拿到用户信息,谁来提供服务,难道卫健委在全国要重建一个支付宝吗?种种疑问让我们对于该平台的未来充满期待,毕竟各位卖二维码扫描枪的厂家,你们将迎来第一波国家卫生信息化金矿,尽情享用吧。
卫生信息化作为中国最后一块超大型金矿,问题突出、机会也同样突出,有能力有眼界的厂商和有能力有眼界的甲方必然会走到一起,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真正驱动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在惠民的同时将我们落后西方国家的二十年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