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当书房︱2016年读书那点事儿(四)
2017-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辛岳
读书带来的第三个改变是减少开车。每次进城就把车停到地铁站旁的停车场,坐地铁进城。在地铁里,一旦有座就拿出书启动一个番茄钟,到站时番茄钟没结束也没有关系,再有座再接着看。在宋家庄倒车排队时也可以接着看,自己的时间如果不太赶,就排队等下一趟争取有个座位方便看书,而不是抢上一趟地铁但人挤人啥也干不了。
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虽然慢了,但读书的时间多了。
关于“慢生活”,我的理解是:路边没有风景的时候,不要急着到下一站,而是把路上的时间利用好。
北京的交通,大家都懂的。如果把时间都用在自己开车上,很多事情都没有时间干。如果错开早晚高峰,坐地铁相比开车要花更多时间,但能看书的时间比自己开车只多不少,而且没有自己开车那么耗神!
如果坐地铁上下班,最好早起然后把空旷的地铁车厢当成书房,在地铁里完成当日计划后,看些对工作生活有启发甚至需要深度思考的书籍,晚上下班想早回家但地铁没座的话,可以订阅收听喜马拉雅FM里的内容,收听些不太费脑子自己又感兴趣的内容,不亦快哉!
2017年我的计划是,培养在地铁里构思写作提纲和搜集素材的习惯!
地铁这个书房,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