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第一章 知识管理与认知
一.为什么我们要提升认知的深度?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结论:拼数量拼速度,不如拼深度。
回顾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发展:
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到千禧年,什么最吃香?大学生,知识丰富。
第二阶段:2000年到现在,什么最热门?互联网,谁最先掌握一手知识信息谁最先成功(想想校内,微博,美团)。
第三阶段:现在已经慢慢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当知识已经被当作“产品”贩卖并且成为新的“风口”时,我们获取国内外一手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在这方面《得到》做得比较领先),广度和速度都已不再是核心竞争力时,唯有深度,才是出路。
二.如何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
1.什么是深度认知
结论: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找到一个方法,可以解决一个问题;找到一个原则,可以解决五个问题;找到一个原理,可以解决五十个问题;找到一个原点(本质),可以解决一百个问题。深度认知即是找到原理或本质。
2.大多数人的现状
结论:陷入“老鼠赛道”模式——看起来一直在努力,其实在原地打转。
我们在不断在学习掌握对应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这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的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
想要从“老鼠赛道”中跳出来,我们就要努力提升认知效率,而要提升认知效率,就要找到撬动效能的杆杠——临界知识。
3.如何改变
结论: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斜杠青年“还是“兼职青年”?
“斜杠青年”是当下很火的概念之一,但说实话,如果我们把追求多元化的职业体验/兼职收入作为成为斜杠青年的努力方向的话,其实是掉进了一个大坑。因为多元的经历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提升认知深度,从长期来看,那也是低效的。
在今天这个人才高度流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而当你对一个领域研究透彻,其实其余的也就一通百通了。所以说,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想想埃隆马斯克,特斯拉河以及SpaceX的创始人,斜杠中的“战斗机”)
三.到底要学什么?
结论:学习临界知识,结构能力
想要做到极致,不是说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就够了,也不是简单地这也学学,那也学学,而是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这一点,一定是突破专业限制的。
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在这个层面,我们的学习就好像士兵训练踢正步,瞄准和射击这样的军事基础技术一样。
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我们的认知更像是一个指挥官:精准恰当地调动步兵,炮兵,空军,侦查兵和狙击手,让他们在正确的时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胜利完成任务。
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和规律。这就像在深刻理解一场战役为什么会爆发,会以什么样的脉络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一样。
执行能力,专业能力和结构能力都应该学。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投入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的时间不完全地学习专业能力,而几乎没有投入时间提升结构能力。然而,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所以,你打算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学哪一种知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