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世界读书日:互联网人不读书?

2020-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王道明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凑巧,我看到了一篇文章《互联网人不读书》,说互联网上信息无所不在,随用随取,根本用不着那么费劲去读书,费劲记忆那么多东西……,有这想法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电脑化”了,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思想”和“情怀”,而这两种智慧是无法通过检索来实现的。

确实碎片化阅读是互联网时代的现实。现实的就是合理的,人们总是喜欢用这句话为自己的浅薄找借口。这句话并不错,但“合理”的内涵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关于这一点过两天再写文表述。

碎片化阅读就是指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媒体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比方说公众号和朋友圈当中一篇篇的文章,一篇文章只能提出在特定环境下的某种观点,给不了人完整的思想……

哎呀,不好!

当然也包括各位正在看到的我的这篇文章。您看这篇文章当然也叫碎片化阅读。我是在建议你不要碎片化阅读吗?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本来就不多的读者,又跑了一个!

哎哎哎,别走。我还没说完。

我不是说不要碎片化阅读。而是说。

不能“只有”碎片化阅读。

除了碎片化阅读,我们必须还要读书。

碎片让你凌乱,系统让你有序,而有序是生命的节奏。

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可是,这样的阅读真得有用吗?

我们本就处在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要担心的是:如何在纷乱的干扰当中,抽取有利于自我成长的信息,以及如何把这些信息消化掉。

碎片化阅读主要的短板在于: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弱化思考能力、排挤深度阅读、容易遗忘、易受情绪牵制、丧失阅读的文化意义等等……。碎片化阅读会把对问题的“思考”转变为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实现的“听说过”!不利于建立起深度、理性化的知识体系,这种方式对人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有所限制。同时,由于碎片化阅读给阅读者的信息都是零星的,所以,很有可能让阅读者对获得的信息形成混淆的形像。

过多的碎片化信息让你越看越不知道该怎么活

碎片化阅读的严谨性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传统书籍的出版大多经过几次审查,相对来说比较严谨。但碎片化阅读的内容可能是任何人发布的,比较随意,你很有可能成为谣言或歪理邪说的消费者。用时下一句熟悉的口号,我们要不信谣,不传谣。

但你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谣!

唯有深度的、成体系的阅读才能让你获得真正的智慧和知识,获得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

所以说,过多的碎片化阅读根本不能算阅读,只能叫消遣。

读书则不一样,读书是一种深度阅读。读一本书就相当于和作者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交流。

每本书都是一套完整的思想。

每一个作者都有值得我们感知的情怀。

深度阅读,是思想的洗礼、精神的交互,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深度阅读本身就带给我们快乐!因为深度阅读可以——让你在乱糟糟的世界当中感觉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才是快乐和幸福的根基。否则你只会感觉到自己就像一只在羊群当中被赶着乱跑的羊。

正如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所说:

“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