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青春想法

见识的少,所以才得过且过

2017-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日光与果香
图片

上学的时光似乎总是过得特别的快,而尤其是大学的时光。或许,是因为,太美好,太纯净。

从带着稚气进入大学校门到开始思索毕业了将何去何从,在时钟每一秒的转动中,你经历着稚气好奇、迷蒙混沌、思索努力、计划执行。其间,不论是身边的朋友同学,还是自己本身,有过这样的场景:“哎呀,这个课又不是专业课,今天累死了,不去了”;“呀,还有一个月XX证就要考试了,赶紧学学……”;“你说我是考研呢还是考公务员?哎,现在干什么都不容易”;“其实吧,我觉得女生还是工作稳定一点轻松一点的好”……安静的时候,自己最清醒,这样的你、我,太得过且过。

今天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见识的少,才得过且过。感觉就像,利箭一下射中了靶心,戳中本质。

见识的少,才得过且过

有的同学,临近毕业要问“你大学过的怎么样啊”,多数会回答“还不错啊”;倘若问“你大学都做了些什么事儿啊”,这时这多数又会犹豫一下,想一想,好像除了考了四六级剩下的就是确实看了不少电视剧电影吧?

得过且过时间长了,大脑便会习惯性地少了懊悔与自责,模糊性的认为“我好像,也还不错”。

我们自己拥有的少,见识的少,没有比对就没有伤害,就看不到差距,就会模糊的认为“我也不错”。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似乎大家都很认可他身上的标签:有能力,正能量,积极上进。同样的学校,所处同样的客观环境,为什么他身上的标签是大家毋庸置疑给予肯定的呢?在于这个朋友的聊天中,你会听到他兴致勃勃地谈论最近看的书以及输出分享,线上哪些伙伴进行了交流,线下见到了哪个大咖并交流学习,最近正在跟着某社群全国的朋友一起学习XX,前几天跟着同频的伙伴去哪个城市参加了XX活动……眼里闪着光,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好像他的时间不是24小时,好像他总能斗志满满。其实,他只是没有,得过且过。

罗振宇曾在逻辑思维里专门谈论过“逃离北上广”的问题,他这么说过:大城市的环境能影响人、造化人。见识,应该是第一大差别。不是说你不聪明,很多时候是你不知道、不懂、没见过。所以,大城市,如北上广,在漂泊中压力山大的同时你的见识也在无形中提升档次!在上海期间,自己利用空闲时间,到处走走,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你会看到更多的背着书包去学习的学生,在上海的图书馆里周末坐的人就像我们学校图书馆期末复习一样,在工作日餐馆里我看到过拿着书等餐的人……而放之身边人,日常如钟表般循环重复生活的你渐渐会习惯于平淡,习惯于轻松,习惯于得过且过。

见识的少,接触的少,才会得过且过。用一句类似于鸡汤的话说:比你优秀的人还在比你努力,你又如何面不改色的得过且过?记住,就算是鸡汤也是汤,远比劣质的饮料有营养,适量的喝正确的吸收,终究有益于你。

留着所有的力气,变得更好

看到过这么一句话: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女性并不稀罕,稀罕的是终身战士。很多人的血从未热过,而他们的血从未冷却。

而我们是哪一种呢?是从未感受过热血?还是在岁岁年年里,意志逐渐消磨了,懈怠了,暂停了,然后,就再也没有往前走了?

记得在一次社会实践中,经理员工开会时说:你们有什么?你们是富二代还是官二代?你们是有车有房还是觉得不愁吃不愁穿了?你们,什么都没有!你们有的只是年轻,有的是青春,有的是靠拼搏能赚来房车、赚来更好生活的可能。不努力,不用心,你能拥有什么?还年轻的我们,共同有的是年轻,敢尝试敢犯错,能拼博!拒绝得过且过,留着所有的力气,让自己变得更美好!

人生有很多个分水岭。你上了一所好大学,只能说,你跨上了20岁这个台阶。然后大学毕业,有人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每天都热情洋溢地工作,一步一步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跨上了25岁这个台阶。如果你从25岁就开始得过且过,那么根本也就没机会去跨那30岁、35岁的台阶了。走着走着,有些人走散了,有些人止步不前了。而机会永远眷顾着那些拥有的多、见识多,能撬动更大机会的人。而这些人,身体的血从未冷却过。

总结

很多道理我们都懂,缺的不是理解力,而是行动力。

不要面不改色地说着“我还可以”,不要无所谓的得过且过。现在你20多岁,你任性你年轻,可你没有以后吗?没有30、40岁吗?在最该奋斗的年纪,过早地提“淡泊名利”、“平淡是真”、“稳定就好”、“得过且过”,你确定现在的“平淡”撑过十年、二十年不会便成“穷困潦倒”、“愁容满面”吗?

最后,借用看过的一段话作结,给我自己,也给你:功利,就是这个社会大部分时候的真相——残酷、现实,也承认你的努力。如果你明明不甘心、明明想赢,那就赶紧适应规则,牛逼起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