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之道,道之成长
准确的说是从看the square开始的,那是周二晚,本该弄PPT的。这部讽刺“喜”剧揭露一个高层瑞典人的困境,发生的一连串糟事非常真实,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已经崩溃不知道多少次了...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不仅是要面对不定的未来,更是要维护现在的钱和权。高层人的感叹,他们活得依旧辛苦。
于是周三到来了,经过一个看电影,影评直到2点才睡的熬夜,早上依旧要出门带上作品给教授review,印了一张用盐法却不是很出效果的版画后,打算把之前的作品一起给教授看,排队等待的过程看到其他意大利学生的作品都不错,我开始有点担心语言交流的问题。但是教授说我做的太少了…在中国同学里面,我做的数量不算少,也没有混数量,所以明白,这才是真正的压力所在。其他几个中国人排在我后面,教授就清一色的从简定位:课程都结束了你们的板子做得实在太少。
就这件事触发了我的内心,我们作为中国人为什么每次都是这样,每届都是这样?不管来自哪里,不管年龄大小,都没有干劲,和意大利人一比,显得被动:不说话,不敢表达自己,不好好上课,不和教授交流,一拖就拖到最后。这是我们的状态,连我想好好学也不过如此,只是我比他们好一点,但是和意大利人比差几条街。
这和中国人、意大利人没关系,我的罪让我甚至不敢作出改变,我想要继续逃避,而不是从现在起改变自己所有的动机。上周五熬夜到很晚,也是看YouTube的原因,我决心戒了看视频的习惯,考完试再说。结果坚持了几天,the square却破了这个戒,周三辛苦了一天,回到家心情也郁闷,干脆少学多放松,于是成就了现在的我:4点半睡,10点半起,做了一个很清晰的梦,醒来也把昨天熬夜看影评,内心复杂的状态给忘了,拿起手机,看到江苏下暴雪,不出意料,因为昨天老妈电话里就说了,只是一觉醒来,朋友圈里多出这么一个集体仪式:拍雪景,堆雪人,po照片。这样了解完群众生活,1小时也过去了。现在是11:49,我起来烧了水,泡了豆浆,吃着威化,在打字。
在路上梳理完事件,可以进入局部特写。昨晚被影评人非常准确,真实的话语吸引,心想这样高质量的影评真是不少,他们坚持每周更新3-4次,每次的主题,内容都很到位。或许这是一个兴趣和赚钱终于结合了的好事。所以看到停不下来,我戳完了感兴趣的视频,连不认识的也看了。花样年华,冯小刚,宫崎骏,杨德昌以及他的《一一》,实在很棒。佩服这些导演不是人的才华,不是人的精力,不是人的拉拢资金的能耐。电影很烧钱,而且要有人看,这比艺术家难太多了,艺术家至少不用考虑没人看就完蛋的事实。杨德昌的电影让我惊吓到,早期在美国干了十年的程序员,回台湾拍片每部都是经典,又在60岁不到离世。匆匆走过的痕迹是这7部电影,最后一部《一一》,好像是在全球100部最佳电影里唯一一个前十的中文电影。包括《嘉年华》,这些我都应该看不到了。除非有像看the square一样私人共享在百度网盘上的途径。我觉得看一眼影评,正片剪辑,还写点观后感,并且还是在考试临近之际,这一整套行为太过浪费和奢侈。
所以就这么掠过了,以后会不会看到,想不想看,有没有时间看都是问号。宫崎骏的代表作被影评人分为三个主题,附加一个单纯可爱的分类,分别是成长、战争和人与自然。很准确很到位,我也是看过几乎所有宫崎骏参与制作的片子,都太好,都超越不了。《魔女宅急便》直到出国前只看过一遍,可能就是从那个有16部合集的光盘里看过一次,印象不深。和猫的报恩,龙猫,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天空之城等比,算不是很喜欢的一部。然而我完全低估了宫老的用心,这就是一部给此时出国在外的留学生的电影啊!琪琪这么小就要独自在陌生的城市闯荡,没有文凭学历的她只会飞,魔法在这里显得一无是处,但她要活下去,就在面包店里打工,挣钱有地方住。我是成年后出国的,不算早,但也有很低落的时候,我无法享受这里的一切,看淡暂时的处境,我在焦虑着当下和未来自己的去向。琪琪比我做得好,可是影评人最后点了一个暗号:琪琪又能飞起来,不是因为恢复了原来消失的魔法,而是因为自己给自己信心了,自信的力量让她飞,但她已经回不到过去那个天真的孩子模样了,她成长了,也就意味着面临一切的阴暗和打击;问题和焦虑永远会出现。这也是她并不能听懂小黑猫说话的原因。我们最渴求的童真被恐惧和战胜恐惧,控制恐惧的心占据,甚至替代。这也是我永远不想陷入恐惧,但却永远焦虑着的原因。我无法放下这明明存在的危险,终极则是生命危险。看看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恐怖袭击,火车出轨(今早7点的事,就是米兰的trenord小火车出事,死了人还有好多受伤者),爆炸,江歌案,自然灾害…然而我们还要运作于这个世界。
当然这些不会被宫崎骏放入他的动画世界里,这也是最复杂的一面,宫老说,每次拍完一部,都是很乐观的电影,同时心里却很悲观。战争在电影中因为爱而化解,现实却悲惨地继续。这也印证了影评人最高频率出现的一句话:不管发生了什么,生活还是在继续,要继续走下去。比如说《步履不停》和《海边的曼彻斯特》。
《一 一》一下竟然回忆起不少昨天的思绪,真是下意识的事,所以现代人有了如此便捷的记录和表达渠道,也变得下意识地爱表达了。因为太容易记录了,做个视频,写篇文章,发出去就是面对成千上万的个体。我忽然觉得这是个体化的另一个表征:真实的人逃避社会,躲在这里和自己对话,既不做真实的人,又想做和真实有联系的人。电影和文字是这个联系,联系的同时也是此人表达的出口:毕竟形成了记录,就有被曝光的可能。现在是私人的,可是写下来,也就意味着不再属于自己。多年后回看,那个多年后的自己和现在的我实际上没有任何关系,就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别人”。
早上起迟了,就会心生后悔,却更害怕自己不结出与悔改相称的果子来:这是因为我真心悔改了,却行动力萎缩,还是说我根本没有真正的悔改呢?在悔改与结果子之间是否存在一个间隙?我果然没有爬起来洗漱,看书,复习,而是刷了朋友圈。因为预测会被这种集体仪式:拍雪景而刺激到,我看的时候就很不认真的,也不点开大图关心的,这么刷过去了。以前会手动点点赞,幻想一下对方会开心一下就像有人点我的赞会开心一下一样。我忽然发现我的点赞之心也没了。我一个都不点会怎样呢?就当我没来过。我没什么不忍心的。这种交换心理让我明白原来大家都会排斥集体仪式:暑假期间去欧洲玩时发的朋友圈,以最好的照片,最美的滤镜,最暖的文字呈现,也不会像轰天雷一样得到额外多的赞:赞你的是永远都会赞你的人。因为那是一个众多人群出游的季节。
我不是说以后尽量和集体人群岔开,找个别的时间发。那就没必要了:发照片本来就是个ing的形式,发的时候不会顾虑这么多,若是真顾虑这么多,还不如发了算了。要么不发,当没发生过此刻的心情,要么发出去,反正大家都是过客,留不留痕迹都不勉强。再者是个最折中的想法:反正是留给自己的回忆,这就已经证实了微信朋友圈存在的意义。
一路写下来,倒真有点拍电影的感觉,慢慢叙述掉这些积在我心里的东西。虽然叙述的过程是很下意识的,但又能让它有形化,已经很好了。
我揣测杨德昌拍片的心境,是不是像我一样?都是脑海里堆积的众多碎片的发泄,发出来了再慢慢整合。要不然太多的偶然性是无法先前控制好的,再恰到好处地拍出来。
《一 一》12:50,写了一个多小时了竟然!
朋友圈有时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和我心情联系得太直接了,一点都隐藏不了我心情的起伏。开心幸福安稳时可以每天都发,压力大焦虑时会一周多不发。更加激动的某一天会发好几条,图文并茂特别佩服自己。这种对自我的认知很真诚也不害臊,真觉得自己好的时候,别人不太能打击到我。希望踏入真实世界的Truman也常常感觉自己真的好。
朋友圈是我高三才拥有的东西,也就是说,14年才开始接触这个东西。但生命都有一种被迅速改写的感觉。这三年,朋友圈里承载了多少信息量?自己发出去的照片何其多,而三年前的我根本没有这些记录!只是一个三年而已,我就被改变得这么大。导演可以18年拍一部电影,如boyhood;歌手可以三年发一张专辑;但有谁能三年发一条朋友圈呢?这种类比真的很滑稽,单单拿网络词汇,表情包就可以证明这个时代的节奏太快,淘汰率太高。刚刚脑子里又浮现一张画面:用collage的方式作一个我感受到的2或3年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不同的领域上作比较。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像中国画一样,长长的卷轴式的铺开。
希望能尝试实行起来!
写到这里,感觉自己的文字都可以卷轴化了。卷轴的特点是:看过的就忘了,却会注意当下的细节。
最后,终于最后了,感觉还有没想到的点。看了一眼窗外的景,灰蒙蒙的,特别丰富的灰色,和简单的构图,很想画一张。
自己目前的心情是,这篇长文可以让我舒缓一些吗?然后主动填补缝隙,结果子去吧。不要把结果放在眼前,失败不失败都是结果,但不能决定我现在的行动啊,皮克斯为什么每次能拍的上进但真实?因为他把每个主人公的失败都展现了,《疯狂动物城》里的兔子警察一开始不就碰壁吗,而且一直失败,但没有什么,最后的结果也是一开始想不到的。所以结果,不只有失败和没有失败,还有比这更好的,是完全想不到的惊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