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时间管理课:考试和假期规划
前面文章我们已经讲过诸多的时间管理工具及它们的使用方法,也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拆解这些方法在实际中该如何应用。
今天是《孩子的时间管理课》的最后一节,我们最后再讲一讲,在孩子的考试安排和假期规划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一、考试相关的时间安排和问题解决
面对考试,可能会经常有以下问题发生,令家长感到头疼:
1,孩子做题慢,考试时间不够用;
2,给孩子讲过的题考试还是出错;
3,心态不好,考试容易发挥失常。
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孩子做题速度特别慢,每次都是因为时间不够用,导致很多会的题都没有做,通常有两个原因:
孩子还没有适应考试的时间安排,所以对于考试的时间分配不合理;
孩子因为压力和紧张,导致考试时不能正常发挥,拖慢了做题的速度。
针对以上两种原因,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模拟考试的方式,训练孩子对考试的适应度。
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训练前要告诉孩子,考试过程中要先做自己最擅长的,把难题留在最后攻克;
2)在模拟考试时,要做到和真实考试一样,不允许孩子喝水或者上厕所;
3)多安排几次模拟考试。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来发现孩子考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2,已经给孩子讲过错题,考试的时候又犯同样的错误,基本上有两个原因:
家长在讲题的时候,只是给孩子讲了怎么做,没有讲为什么;或者家长讲明白了,但是并没有确认孩子是否听明白了;
针对这点,家长给孩子讲完题之后,可以要求孩子再给自己讲一遍,同时让孩子做一道类似的题目进行检验,教孩子学会触类旁通;
孩子的确会做这些题,解题思路也没有问题,写错答案主要是因为马虎。
这通常是因为孩子不细心,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在平时写完作业之后,自行检查一遍错误,避免因为马虎而没有答对本来会做的题目。
3,家长发现孩子的心态不够稳定,发挥的好时就考得好,发挥失常就考得比较差,怎么办?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通过模拟考试来训练孩子的心态稳定性。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家长,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家长要更多去看孩子进步的方面,而不要把关注点只放在考分上。
二、假期的时间规划
1,假期安排要遵守四大原则
合理性原则:假期安排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过犹不及;
自主性原则:调动孩子积极性,主动参与假期规划的制定;
可操作原则:计划主要根据孩子的想法制定,并且可以经过努力达成;
可检验原则:在孩子执行后,家长能够检查孩子执行的结果。
2,假期安排的主要内容
1)作息时间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作息时间都是家长应该首先重视的。
正确做法:作息时间应尽量与上学时同步,最多给孩子30分钟宽限。
2)学习管理
正确做法:每天学习时间不能少于两个小时,增加额外的、不低于3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
学习内容: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额外的图书或课本的阅读;适量的假期辅导班或爱好班。
3)假期小目标
3年级以下:父母征得孩子同意后,帮孩子制定计划;
3-6年级:父母协助孩子制定计划;
初中及以上:主要由孩子制定,父母给予支持和协助。
4)孩子的自主时间
正确做法:孩子自主安排的时间,每天应该不少于2小时。
如果时间被安排的太满,孩子就会觉得压力大任务重。既然总也做不完,干脆就不想做了。这样的效果肯定是适得其反。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81047/ff39051241dc66b1.jpg)
5)假期出行计划
外出参观游玩是孩子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孩子对世界了解的越多,就会对自己和社会有更全面的认知。家长可以根据家庭情况自行安排,参观博物馆、游览名山大川都是很好的选择。
3,假期不同阶段的安排
前期:强调规律的作息习惯,重点要求学业相关任务的完成;
中期:主要完成孩子的假期小目标和安排外出游玩;
后期:协助孩子收回心思、规律作息、复查作业和预习新课。
考试之后的假期,是孩子休息放松的时间,也是培养孩子自主能力、提升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时段。利用好假期,家长可以期待孩子下学期给你带来惊喜。
孩子的时间管理系列课到这里即将结束,下次再见。
预告:下一期系列课,我们深入讲解注意力/专注力问题。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