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哀愁

2020-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婷_

        小溪、白塔、墨竹、渡口边的一户人家

湘西小城的一个老人 一个女孩和一只在一旁“汪汪”地吠着的黄狗........

合上书,思绪还是迟迟地不能从小说里离开,仿佛她们离自己很近又很远,被大自然滋养着的人们是如此的单纯,善良,但却总也不能逃脱冥冥中的种种安排,对于世人,唯有接受上天赋予的这种种安排,好让日子一个接一个地下去.......

老船夫,守着他的渡船过了一辈子,把所有的快乐、心安都融入了那一来一回的小小渡船里。失去了心爱的女儿,独自养大美丽乖巧的外孙女,生活把他磨成了只能装满善良,满足才能行走的老头儿,随着年华老去而内心揣着一份心事静静地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简简单单的日子里,最后也因着这桩未了的心事死在了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

翠翠,一个生下来就没了爹娘的孩子,从小到大只有外祖父和一只小黄狗陪着成长。但在青翠的竹林抑或在铺满青石的渡口旁里仿佛总是能看到她独自雀跃的身影,尽情地享受着十几岁女孩的天真活泼的那种快乐,而她所有的这一切皆因为端午节时一个身影的出现而打破,此后的日子像出现了一个缺口似的,任什么也填不满.....  在成长的过程中,仿佛每个人都能看到属于自己生命中的那个“翠翠”,那个会害羞会脸红的年纪,单纯又美好的一段时光。

翠翠和大老、二老之间的懵懂的情感一直贯穿其中,因为这事令祖父发愁,令翠翠心烦意乱地无缘无故地偷偷哭泣。但这情感的纠葛最终在大老的淹死中沉寂,但这一切都不能抹煞生活在这个美丽小城的人们的善良和淳朴,仿佛生活在身边的这些人都是亲人,生活其间的人们谁无法舍弃彼此间的联系,如船夫——“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又如船总顺顺——"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以及他的两个儿子。

翠翠的妈妈死了,老船夫接受着把翠翠带大;大老天保死了,船总顺顺也默默承受着;爷爷死了,翠翠哭了几天后,通过每天和杨马兵一起讲爷爷生前的事情来想念爷爷。死者已逝,生者只有勇敢坚强地活着地,这也是对死者最好的纪念,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看完沈从文的《边城》还是会被翠翠的等待而暗自神伤,不知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轻人何时回来,明天抑或是更久的后来,我们都不得而知......

而小说里所有的这些人,事、物给我们构建了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优美和谐的图画,真想带着这一点美丽的哀愁与这些善良的人们为伍在美丽的湘西小城勇敢又乐观地静静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