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碎碎念

2020-2-3“保护主义”可行吗

2020-02-03  本文已影响0人  海豚湾的森林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支持自由贸易,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自由贸易可能造成经济混乱或崩溃。常常把有政治压力参与的要求限制进口的措施称为“保护主义”,法律限制进口,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免于国外竞争。

2020-2-3“保护主义”可行吗

实施保护主义有这样几种方式:进口配额(对进口采取数量限制);关税(提高进口成本的一种税)。受保护的产业面临的国外生产者的竞争变少,因此可能获得较高价格,赚取较高利润。保护主义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政府对国内产业提供连接补贴的一种方式,由国内消费者用较高的价格买单。

保护主义会保障就业机会吗?

关于产业补贴最著名的论点就是保护主义可以使国内工人受益。这个论点出于四种不同考虑:

⑴、进口可能影响国内工人可获得的工作总量:保护主义是一种补贴手段,有助于留住某些产业的就业机会,但并没有理由相信保护主义能增加社会的就业机会。也没有证据显示国际贸易会使就业机会减少。经济学家也认为国际贸易与国家的整体就业水平无关。

⑵、进口可能影响平均薪资水平:保护主义是对产业的补贴,无疑有助于该产业的工资增加。然而并不表示整个社会的工资都会变高。被保护产业的工资提高,是以提高商品价格为代价的,所以其他人都付出了代价。工资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如果自由贸易提升了生产力,平均工资就会逐渐增加。

⑶、进口可能造成产业崩溃、工人失业:进口确实会使两国的产业失调,导致与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产业失去订单,并且导致出口产业增加产量。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国际贸易的影响放在美国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量。实际上正是这种破坏机制使贸易为社会带来了经济利益。

⑷、进口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工资不均加剧:在争论一番后得出的共识是全球化的确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收入不均,但它不是收入不均的最大影响因素。信息与通信技术提高了高技能劳工的生产力,这似乎是更重要的因素。

有人认为自由贸易会不会拉大全球富国与穷国之间的收入差距呢?富裕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富有,而较贫穷的国家并没有多大进步。然而富国拥有的财富并不是让穷国变得贫穷的原因。这些较贫穷的国家不是因为贸易而贫穷,它们的贸易并不多,追根究底是因为穷国缺乏贸易。全球收入差距扩大,不是因为全球化伤害了贫穷国家,而是因为它们没有参与全球化。

保护主义还有什么其它争议呢:

· 保护稚嫩产业,使他们不受国外竞争的影响,直到他们建立起足以在全球市场竞争的规模与专业能力。

· 不公平的优势,国外生产者有不公平的优势,可能因为他国的环保标准低,进而生产成本较低。

·掠夺式定价,或称“倾销”,就是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将竞争者赶走,取得垄断地位后再提高价格。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肯定仍将持续,驱动因素有三个:通信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全球的经济联结更容易;国际协议降低了贸易的法律障碍;中国、印度、巴西等出口导向经济体的崛起。每个重大的经济变化都会带来挑战与破坏,全球化也不例外,但是全球化的整体方向将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