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笔记(21) 10.25 PM
第七章:依止上师
1:出离心是另一项重要的考量内容,它是菩提心的基础。在佛法中,严格地说,没有出离心就不会有真正的菩提心。与出离心相对的,是对五欲的贪著。
2:痛苦的因——执着。普通人不知苦,自然不求离苦,这个可以理解。
3:没有出离心,如何解脱?行善积德、烧香磕头、研究佛理,这些行为若没有出离心(或进一步菩提心)摄持,就只是普通善行,积累人天福报,却不是解脱之因。修行者与普通人的差别始于出离心。
4:修行是为了什么?我们所看重所追求的到底又是什么?我们真的像自己以为的那样重视修行、重视解脱吗?
5:上师是一面镜子,通过他,我们看到自己。
6:轮回的心就是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意、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还缺点什么的心。我们有多少烦恼习气,就会有多少障碍。
7:所谓因缘特别,归根到底,还是看你能不能踏踏实实跟着这位上师学法。
8:老妇人拜狗牙得解脱的故事。
9:我们要把全副精力用来对付自己身上的问题。上师是好上师,可我们,是好弟子吗?我们心里也许从未怀疑过自己是好弟子,至少是比别人好的弟子,而这恰是我们依止上师很可能会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我慢。
10:我总认为,在修学佛法的整个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初始阶段,我们都应该时时反省自己的发心——我到底是为了什么学习佛法的?不要一讲到发心,就开始背书——“出离心”,厌离轮回、寻求解脱的心;“菩提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心。定义是这样的,没错。如果这是考试,你答对了。可结合自身呢?在你日常生活的细节里,在你具体的闻思修里,怎样是出离?什么是轮回?慈悲喜舍都长什么样?这些可不是佛学名词而已,比背出它们的定义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当下的言行动念是轮回是出离,可是你知道吗?察觉不到自己心里的轮回,又何谈出离?没有出离心,哪来的菩提心?
11:自我越来越大,痛苦越来越多。
12:上师再慈悲,你自己造的恶业,还是要你自己来化解和承受。
13:我们很多人是不是在上师面前也有这种心态呢?觉得有上师庇护,自己就可以某种形式逃脱因果,可以不为自己以前的一些行为负责了。“上师啊,我罪孽深重”的意思主要是“我的罪业拜托上师您帮我担一担吧”。这里有一点先说明一下,虔诚皈依供养上师三宝,有时的确能立即化险为夷,这不是说上师三宝替你担了因果,而主要是因为皈依、礼敬、供养上师三宝能迅速积累福德,这种善行冥冥中改变着很多事的缘起,其结果也会随之改变。而改变有多大,主要看你的心力以及往昔恶业成熟的力量。世人常说心诚则灵,是有道理的,心诚则心力大。但无论如何,改变结果都得自己来,自己积福,自己消业。
14:“罪孽深重”不是用来说的,你得真信因果。信因果,就自然会忏前戒后。发露忏悔。
(笔记中的字句,都是摘自书中,读者切不可断章取义,妄加评判以免种下恶因,不明处可参阅书籍,也可查阅菩提洲网站,那是堪布的弘法网站,望大家都可以值遇佛缘,脱离烦恼,一切吉祥圆满!再次感谢堪布为众生所写的这些法本,帮助并指引我们更好的前行!感恩!)